第一节公路交通
公路建设
公路筑建1920年黄河决口,鲁西大旱,由省华洋义赈会出资以“以工代赈”办法,修建了临清至德州公路。这是境内有史以来第一条公路。次年,将其公路由临清延伸至大名。接着,聊城至禹城、聊城至南馆陶、聊城至阳谷和高唐至恩县4条公路相继建成。1927年,聊城至济南、临清至济南、陶城铺至濮县3条支路建成。至1936年,全区初步形成了以聊城、临清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络,总长度为332.5公里。日军侵占聊城后,强迫当地民众修复公路。抗日军民屡次破袭,通车里程甚微。解放战争时期,全区人民抢修公路,支援前线,曾掀起两次大规模的筑路热潮。第一次是在1947〜1948年,分别抢修了临清至李桥、冠县至孙口、朝城至西刘庄、聊城至寿张、聊城至滑口等通往黄河沿岸的公路;第二次是在1949年,修建了津浦、平(阴)大(名)公路的过境路段,并对各条县道进行整修。1949年,全区共有公路21条,总长度为1103公里。建国后,全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1950年,境内各行政区均修筑了通往各县城的公路。1955年,开始铺筑晴雨路。至1959年,铺通聊城至禹城、聊城至济南、临清至马张庄、临清至博平4条泥结碎砖(石)公路,总长度为311公里。该4条公路基本上达到晴雨通车。1966年,区内第一条沥青公路(国道330线聊城至在平刘集,全长50公里)建成通车,结束了区内无沥青公路的历史。70年代后,区内沥青公路发展较快。1985年,全区共有公路114条,通车里程为2033.6公里。其中,国道4条222.5公里,省道10条706.5公里,县道29条594.5公里,乡道71条510.1公里;沥青路1426.2公里,土路607.4公里,分别占通车总里程的69.8%和30.2%;有等级公路1875.8公里,占总里程的93.1%,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3.6公里;全区166个乡镇有161个乡镇修通了公路,其中125个乡镇修通了沥青路。1990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092.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953.6公里,县乡公路1139.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4.4公里;全区有165个乡镇铺通了沥青路。自1994年全区公路建设会议以来,区内公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公路等级逐年提高。1995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02.4公里,比“七五”末增长43.5%;晴雨通车里程达到2552.4公里,比“七五”末增长54.7%;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34.9公里,比“七五”末增加10.5公里;实现了全区乡乡通沥青路,同时有51.1%的村庄通了沥青路。1996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021.1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027.9公里,县乡公路1885.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8.8公里。
横贯山东省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济南至馆陶高速公路令人瞩目。该公路于1993年由山东省计划委员会立项,1993年9月28日聊城至齐河段奠基开工。该公路东起济南,经齐河、在平、聊城、冠县4县市,西至河北省馆陶县,全长147.4公里。全线设计大桥5座、中桥23座、小桥34座,互通式立交8处,公铁立交4处;路基设计宽度24.5米,车辆荷载标准为汽——20、挂——120,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行车时速100公里。1994年4月20日,该公路一期工程济南至聊城段聊城境内47.9公里,5个合同段分别由聊城地区公路局公路总公司、济宁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山东黄河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国第三冶金建设公司中标,并投入施工。1996年11月,境内工程全部竣工。该公路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延伸,成为山东省“三纵三横一环”公路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对加快山东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山东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发挥积极作用。
1996年聊城地区辖段国道、省道基本情况(续表)
公路养护民国时期,境内公路养护曾先后实行多种形式。1926年,由沿路各地田主负责。1930年改为雇用路工负责,被水冲毁路面仍归当地田主负责。1931年实行公路站负责,并由押车员、稽查员随时检查。1934年改由公路道班负责,中断交通现象时有发生。1947年,沿路村庄均建立养路组,对所管路段坚持及时检査整修。1949年,全区各公路干线普遍建立路政队,实行专业养护,恢复交通。建国后,省交通管理部门每年下达公路养护计划,由地区公路段和各县公路站组织实施。干线公路及重要县道由道班工人和养路员共同养护,一般县道和乡道由养路员养护。1951年,在聊济(聊城至济南)、聊邯(聊城至邯郸)、聊莘(聊城至莘县)、聊寿(聊城至寿张)、博禹(博平至禹城)5条干线上设立养路村238个、养路组202个,时有养路员786人。1953年,全区录用道班工人65名,在济邯(济南至邯郸)、禹范(禹城至范县)线建立道班房17座,开始实行以养路工为主、养路员为辅的双轨制。是年,聊城何官屯道班工人用红粘土改善路面受到交通部的肯定和赞扬,并岀席了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大会。1956年,该道班的经验在全区普遍推广。1957年,全区改造路面672公里,提高了土路质量;养路组增加到559个,养路员发展到3189人。同时实行“三定”、“三保”管理制度,即定路线、定人员、定工日,保质量、保任务、保绿化。同年,始在齐河(当时归属聊城)路段对粒料路面进行磨耗层试验,经过多种方法试验,确认以砖屑磨耗层为最佳方法,立即在全区推广,从而,增加了区内晴雨通车里程。1966年,区内加强沥青路面成型的初期养护,对沥青路表面岀现网裂、破碎影响路基稳定的路段进行中修罩面,即在原路面上铺筑1―1.5厘米厚沥青加热混合料(粗砂或石屑)的磨耗层,使其延长使用寿命。1983年,按照公路养护定员标准,调整养路组织,推行联质计酬责任制,加强公路计划管理。1985年,全区共养公路969.9公里;区内国道、省道及重要县道设道班房101座,道班工370人;群众养路组120个,养路员507人;拥有养路机械209台(辆)。1990年,全区共有养路工班76个,道班工483人;群众养路组280个,养路员1342人;干线公路群众养路组121个,养路员497人;县乡公路群众养路组194个,养路员1042人。拥有筑路养路机械359台(辆),其中运输汽车109辆,沥青保温罐车4辆。1995年12月,聊城地区行政公署制订了《关于加强地方道路养护管理的意见》。至1996年,全区共有养路工班96个,道班工505人;拥有筑路养路机械801台 (辆),其中运输汽车225辆。
在加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区内公路绿化工作不断强化。自公路建设初期,公路绿化即已开始。建国后,公路绿化进一步得到重视。1950~1952年,区内在412.5公里的公路上植树8.1万株。1958年,全区沿路植树23万株,初步形成公路绿化网带的骨架。“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公路绿化工作受到破坏。1976年,区内公路绿化里程为1376.9公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定树权和收益、划段包干、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快了绿化进度,提高了绿化质量。1985年,全区干线公路共有行道树47.7万株,绿化里程为1694.1公里,占总里程的83%。1990年,全区干线公路共有行道树53.24万株,绿化里程为930.2公里,占总里程的97.5%。1996年,全区干线公路绿化里程达到900.2公里,占总里程的87.6%。
1962-1996年聊城地区公路好路率统计
桥梁修筑境内公路桥梁修筑始于1920年。至1935年,济冠(济南至冠县)、济濮(济南至濮县)、德南(德县至南馆陶)3条干线公路聊城辖段建有桥梁12座,其中木板桥2座,石板桥2座,石拱桥1座,砖拱桥3座,总长度60米;桥面一般宽为3米,载重量均在3吨左右。日军侵入聊城后,相继在临清、馆陶漳卫河上各修建木桥1座,后毁于战火中。1948〜1949年初,冀鲁豫边区政府组织施工,在临清、南馆陶漳卫河上和寿张孙口黄河上架设浮桥3座,并在临清、北馆陶、南馆陶修建木桥3座。建国后,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区内公路桥梁逐年增多。50年代初、中期,全区建设木石、砖木结构桥梁46座,总长度1104.5米,最大载重量为10吨。50年代末期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陆续建成,并逐渐取代了旧式桥梁。1959年,临清先锋桥竣工,桥长为168.3米。该桥1974年因河床加宽而拓宽,总长度为579.6米。1985年,全区共有公路桥梁371座,其中特大型桥梁3座,大桥18座,中桥89座,总长度14475.8米。1990年,全区共有干线公路桥梁166座,其中大型桥梁19座,中型桥梁53座,小型桥梁94座,总长度为9466.4米。1991年2月8日,聊城市南外环徒骇河大桥建成。该桥长315米、宽18米,设计载重标准为汽一20,挂一100,投资422万元。该桥是全省首座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新工艺进行施工的桥梁,其结构形式复杂,技术工艺先进。1994年5月,卫运河特大桥建成,该桥位于临清与河北省清河交界处,是京九铁路重点工程之一。该桥全长622米,主跨采用32.5+65+32.5米斜拉式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连续梁,其桥式建铁路桥属全国首次。该桥由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承建,施工中研究开发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1995年11月,济聊公路立交桥建成。该桥为横跨京九、邯济铁路和周公河的公铁立交桥,桥长780米、宽24.5米、39孔,双向四车道,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双柱式。至1996年,全区共有干线公路桥梁289座,其中大型桥梁25座,中型桥梁72座,小型桥梁192座,总长度为13825米。
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区内在建设桥梁的同时,加强对新建和旧有桥梁的维修养护。对新建钢架桥梁定期进行螺钉紧固,涂漆除锈;对旧有桥梁经常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雨季到来之前,对桥梁普遍进行维修加固,保证了区内公路安全畅通。
1996年聊城地区干线公路大型桥梁基本情况
路政管理民国初期,境内始建路政管理机构。1930年,东临区汽车路局建立,局址设在济南,境内段归其管辖。1935年,撤局设段,境内公路改属济东濮段管辖。1937年后,0伪在聊城、临清设营业支所,统辖境内公路建设管理。1945年后,路政直接由各级人民政府管理。194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护养公路布告。建国初期,聊城专署建设科下设公路管理所。1952年将公路管理所改为公路管理段,各级人民政府将土路雨后禁止通行车辆和禁止铁木轮大车行驶公路列为路政管理的主要内容。1958年撤段并局,体制下放。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公路及其附属设备被侵占、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1961年, 段、局分设。1966年,段、局合并。“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路政管理处于瘫痪状态。公路两侧搭棚盖屋、堆物摆摊、开设集市、打场晒粮、挖沟引水等现象比较严重。1972年,段、局再次分设。1984年,全区开展建设“文明公路”活动,共拆除违章建筑21间、敞棚30座,迁移集市5处、摊点56个,清除堆积物8124处。经过治理,区内二、三级公路路容整洁,标志齐全,路政管理走上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1985年,全区公路系统共有职工1354人,其中技术人员71人,道班工380人,公路管理员64人,行政管理人员296人。1990年,全区公路系统共有职工1757人,其中技术人员81人,道班工509人,行政管理人员474人,公路管理人员28人,勤杂人员665人。1994年1月24日,地区交通局改为地区交通委员会。至1996年,全区公路系统共有职工2316人,其中技术人员260人,道班工505人,管理人员和勤杂人员1551人。
公路运输
汽车客运境内汽车客运始于1920年。1921年,商营禹东汽车公司创办,时有美国产汽车4辆。1923年,公司经营禹城至聊城、禹城至惠民两线的长途客运业务。1926年,山东省督办公署修建利(津)荷(泽)公路,且成立利荷汽车路局。同年,在聊城设立利荷汽车路局东昌汽车站。1930年,东临区汽车路局成立,经营济濮、济冠、济临、禹东、德南线客运业务。聊城汽车站设在禹东汽车站旧址。1937年,日军侵入聊城,区内汽车客运中断。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将汽车全部支援前线使用。1949年底,聊城民营汽车站建立,时有货车7部,以货车代客车,经营聊城至寿张、至禹城、至邯郸3条路线的客运业务。’*1950年春,国营聊城汽车站建立,时有汽车8部,经营聊城至濮阳、至临清、至禹城3条路线的客运业务。1951年6月,聊城汽车站改为聊城运输分公司。同年,华北区公路运输公司邯郸分公司在临清建立支公司,调配汽车17部,开通临清至邯郸、至濮阳、至德州、至禹城4条路线的客运班车;另有民营汽车4部,经营临清至平原路线的客运。1952年,全区共有客运汽车55部,其中客棚车仅有2部,其它均系货车,车日行里程仅96公里。1953年9月,临清运输支公司与聊城运输分公司合并后,调整了班车路线和站点。1954年,推行运行作业计划,实行车辆运行图和站务责任制,客运车辆运行日趋正常。1956年1月,聊城民营汽车站归属国营聊城汽车总站。同年6月,德州汽车总站与聊城汽车总站合并,组建聊城运输分公司。1958〜1960年,在“大跃进”中开展“车吨月产万吨公里”活动,造成拼体力、拼设备、超负荷运行,致使车辆状况极差。1962年,区内车辆完好率和工作率分别比1957年下降45.8%和43.4%,企业亏损。1963年开始,区内调整运输体制,加强企业管理,整顿运输秩序,客运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客车完好率和工作率分别达到84.5%和82.9%;车日行里程达到175公里,实载率为71.6%,车吨月产3173吨公里。同年,在运输职工中开展“学雷锋,办好事,便民措施二十代办”活动,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客运管理混乱,各线班车缺班、晩点现象严重。1968年,仅聊城至邯郸的班车,就停驶9个多月。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运量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国家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辆经营客运以来,全区客运业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发展。1985年,全区拥有客车232辆、10710个座位,客运路线132条、16944公里,客运站点229个;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达到722.9万人和46828万人公里;开辟了直达车、快班车、夜班车,实行“定时发车、弹性发车、流水发车”法,并开办联运业务,提高客运服务质量。1990年,全区共有客车583辆、21342个座位,客运路线155条、5129公里,客运站点307个,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1107.9万人和78074万人公里。区内国营运输公司拥有客车326辆、15594个座位,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930.85万人和65907.88万人公里。1993年,全区拥有客车833辆、26125个座位,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11177万人和84622万人公里。1996年,全区拥有客车1136辆、26258个座位,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930万人和76243万人公里。
自1978年以来,区内个体客运业发展较快。1985年,全区拥有个体客车60辆、2457个座位,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79.56万人和9922.42万人公里。1990年,全区共有个体客车257辆、5748个座位,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177.05万人和12166.12万人公里。1995年,全区个体客车发展到449辆、7397个座位,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308万人和26518万人公里。1996年,全区个体客车共有648辆、8476个座位,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达到349万人和25983万人公里。
1950~1996年聊城地区公路汽车客运基本情况(续表)
汽车货运境内汽车载货运输始于1935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济南、禹城营业所和聊城公司的部分车辆往来于聊城、临清等地载运货物。1946〜1949年10月,冀鲁豫军区汽车八队和邯郸裕通运输公司汽车经境内至孙口、洛口等运输军用物资,尚无汽车经营货运。建国初,区内货车多是战争中缴获的木炭代燃破旧汽车,且载重吨位小。1953年,全区货运量28万吨,周转量1002万吨公里。1956年6月,德州汽车总站与聊城汽车总站合并后,区内营运货车增加。1957年,全区货车发展到260部,载重吨位866吨。1958年,区内货车和货运量大幅度增加。1959年, 货车发展到285部,载重吨位952吨。1962年,区内货车完好率和工作率分别下降到49%和45.6%,千吨公里成本高达240.55元,致使企业严重亏损。1963〜1965年,区内运输业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汽车货运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区拥有货车170部,其中国营企业155部,集体企业15部;国营运输公司的货车完好率96.5%、车吨月产5695吨公里,千吨公里成本132.3元,上缴利润167.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5243吨公里。“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运输秩序混乱,货运量显著下降。1978年以来,区内货运业逐步形成以国营为主体和国营、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管理体制。1985年,全区拥有货车980辆,货运量、周转量分别为329.8万吨和31834万吨公里。其中国营运输公司拥有货车621部,货运量184.5万吨,周转量12956万吨公里;全区个体或联户经营货车774部,货运量153.94万吨,周转量12872.08万吨公里,分别占全区货运总量和周转总量的40%和40.6%。1990年,全区共有货车4771辆,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452.1万吨和72332万吨公里。1994年,全区共有公路货车4676辆,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633.2万吨和84132万吨公里。1996年,全区公路货车达到4816辆,载重吨位20896吨,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达到813万吨和102559万吨公里。
1950~1996年聊城地区公路汽车货运基本情况(续表)
其他车辆运输建国前,手推车为境内农村主要运输工具。手推车,俗称小拱车、独轮车,始为木轮。1953年,区内曾组织3598辆手推车救灾运输。1958年后,大部分手推车由木轮改为胶轮。1975年,区内参加短途运输的手推车有53408辆。80年代起,区内经营运输业的手推车逐渐减少。至90年代, 区内经营运输业的手推车甚微。
三轮车50年代初,聊城、临清脚踏三轮车发展迅速。1954年,聊城拥有脚踏三轮车30多辆,并组成三轮车服务站,接送短途旅客。80年代起,区内机动三轮车迅速发展。1990年,全区从事运输的机动三轮车共有795辆。至1996年,全区从事运输的机动三轮车达2356辆。
地排车建国后,区内地排车运输业逐年发展。1957年临清搬运公司拥有地排车550辆,聊城搬运公司拥有地排车459辆。1959年,全区共有地排车7266辆,并且部分车辆由人力改为畜力。1964年,区内从事运输的地排车达8600辆。1972年,全区运输地排车减少到6100辆。1985年,全区有畜力地排车2896辆,完成运量91.5万吨,占总运量的11%。1990年,全区从事运输的畜力地排车共有1103辆,完成运量5万吨,占总运量的1%。1996年,全区从事运输的畜力地排车共有795辆,完成运量3万吨,占总运量的0.4%。
马车建国前境内城镇主要运输工具。1928年前后,区内大批马车被国民党政府征集,仅临清就出兵车3000辆。抗日战争胜利后,马车运输业得到恢复。1950年,区内常年从事运输的马车发展到1185辆。1955年,区内各县相继建立马车运输合作社,时有马车478辆。1966年,全区有专业马车157辆,副业马车3700辆。至1979年,区内专业马车运输寥寥无几。
拖拉机自1978年,区内拖拉机运输业有了迅速发展。1980年,全区共有拖拉机646台。1983年全区拖拉机增加到2875台,其中个体、联户经营运输业的2606台。1985年,全区共有拖拉机3610台,载重吨位6435吨,完成货运量315.51万吨,周转量14763.6万吨公里。1990年,全区拥有拖拉机2926台,5698.25吨位,货运量90.17万吨,货运周转量7897.5万吨公里。至1996年,全区共有运输拖拉机3277台,7516吨位,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07万吨和7836万吨公里。
车辆管理1950年4月,国家交通部《汽车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后,区内交通监理机关对汽车进行初次、年度、临时检验,核定载重量,核发汽车号牌、执照,办理未使用的汽车登记。1958年,汽车号牌和执照由专区直接核发,货车准予拉运旅客行驶。1978年7月,区内对行政、企事业单位购买轿车、旅游车、吉普车和救护专用车严格控制,购车单位必须持有山东省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办公室审批表,方予办理车辆初次检验。198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不允许个人购买汽车、拖拉机等大型运输工具从事贩运”的规定,区内对私人购买的汽车不予办理牌证。同年,全区对519部耗油量大、配件难的老旧汽车封存。1984-1996年,区内交通监理部门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对农民个体或联户购买的机动车,只要来历正当、有凭证、参加第三者责任保险,一律办理核发牌证。
自1956年起,区内拖拉机的管理与汽车管理相同,拖拉机交通事故的处理与汽车相同。1957年1月起,对拖拉机不核发牌照。1960年,对拖拉机的管理按照《机动车管理办法》进行检验。1965年始,区内对12型等小型拖拉机核发牌照。1972年,全区的大、中、小型拖拉机大部分下放到公社管理。1987〜1996年,根据鲁公发〔1987]10号《关于对拖拉机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全区各县市拖拉机管理工作由县、市车辆管理所管理;其号牌由地区车辆管理所分配,并报省交通厅备案。
1981年以来,城乡个人购买摩托车者逐年增加。1982年2月,地区交通局制订了《轻便摩托车核发牌照等有关规定》,对其它摩托车的管理与汽车相同。1987年3月至1996年,摩托车管理一律由县、市车辆管理所进行管理;其号牌由地区监理所分配,并报省交通厅备案。
第二节水路交通
航道
境内航道纵横,主要航道有黄河、卫运河、小东运河、徒骇河等。
黄河境内航道长59.52公里。早在公元前602年(东周定王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宿胥口决口,改道东行漯川(徒骇河故道),全境即有航运之便。隋、唐、宋时期,为漕运干线。宋代,断流。1194年(金明昌五年),河道南徙,断航达700年之久。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归故,恢复航运。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坝,致使黄河南徙,航运瘫痪。1947年3月,修复花园口坝,黄河归故,复航。1954年始,清除障碍物,固定深槽,打通航道。
卫运河境内航道长83公里。608年(隋大业四年),开挖永济渠,形成大运河。宋代永济渠通称“御河”。明代称卫河,流经至今。民国时期,航道中断。建国前后,经整治得以通航。至1966年断航。
小东运河境内航道长120公里,古称“漕河”。1881年(清光绪七年)疏通运河,并改河口由张秋镇为陶城铺,引黄济运方通小船。1951年,进行分水级治理,重修周店、临清两座船闸,河宽10〜20米,可通5~10吨木帆船。1959年,开发位(山)临(清)运河,小东运河于周店改道西行经王堤口、堂邑至临清。1964年,因河道枯水而断航。
徒骇河境内航道长169公里,古称“漯水”。1959年,治理航段110公里,拓宽河道达40米,最高通航水位10米,达到4级航道标准。1960年4月试航,同年6月正式通航。1961年,因河道设施不配套,河道枯水,遂停止通航。
设施
渡口境内沿古黄河的古津渡有,在今在平县城西南的碻磝津、城南的四口津,在今范县界去东阿30公里处的仓亭津,在今观城的观津、观城东南的高陵津。1965年10月,区内在黄河、金堤河、卫运河3河系中设民间渡口52处,其中交通渡口占69%。备有渡船151只,计1047个载重吨位,共有渡工542人。1985年,区内除黄河沿岸的陶城铺、位山、范坡、鱼山、王洼、夏码头、东圈、米圈、夏沟等渡口外,其余河流上的交通渡口相继停渡。
港口和码头古代称港口和码头为水驿(站)或水次。元代,在会通河上设会通水站。明清时期,在会通河张秋至临清河段上设荆门水驿(今张秋镇河西)、崇武水马驿(今聊城东门外河西)、清阳水驿(今临清魏湾)、清源水驿(今临清会通河南);在卫河上设陶山水驿(今南馆陶镇),并在张秋、阿城、七级、梁水镇、魏家湾等地设有水次,并有水次仓库。至清末,区内漕运停滞,驿站废除。上述水驿、水次便成了停靠船只、装卸货物的码头。
建国前,境内港口多系临时性的自然坡土码头,只能停靠载重较小的木帆船和小型轮船,其装卸能力低,吞吐量小。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港口和码头调整布局,进行治理,增加泊位,使吞吐能力大大提高。至60年代,聊城港分小东运河和徒骇河两个作业区。小东运河作业区,港区为顺岸式,北自王口起至闸口南大、小码头,全长2.5公里,水位0.85-3.5米,通行船只最大为10。吨木帆船;设有码头3处,每处岸长300米,均系临时性自然土斜坡,可同时供20余条船只装卸货物,货场面积为0.8万平方米。日装卸量为150〜200吨。徒骇河作业区,位于王碧子至八里庄之间,面积为10万平方米,港池顺河长300米、宽2.5米,水深2.5米,可同时停靠6只40~60吨的木驳船;货物靠人力装卸、露天堆放。临清港,自古以来,其吞吐量、船舶停靠能力和日装卸量均居全境港口之首。1957年,临清港口的码头发展到7个,停泊总量为1650吨。1960年,该港码头调整为4个,岸长共计700米,露天货场面积1万平方米,可供20只驳船同时停靠作业,日吞吐量为2500吨。同年7月,将原码头改建为岸壁式石砌码头和栈桥式码头,试装了简易吊车和输送带。1965年,因河道枯水断航。至此,区内港口停用。
航运
黄河航运境内黄河长59.52公里。黄河行洪达2100多年,向有航运之便。自宋代,黄河多次改道南徙,先后断航700余年。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回归故道,恢复航运,上通开封,下达利津;外运土特产品,内运日用百货。境内孙口、位山、鱼山等码头吞吐量逐年增加。1946年冬,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寿张县常刘村设立黄河河防指挥部,征集民船300余只,招收水兵0.3万余人,编为7个航运大队,担负濮县至东阿的全部军运和部分民运任务,先后强渡南下军民2800多万人次。建国后,黄河航运由军队管理转归地方管理。在位山、孙口等码头分别设立航运管理所。1952年12月,东阿航运站、范县航运队相继建立。1958年,建立国营黄河航运大队,下设46个小队,每小队配船4〜5只。聊城专署航运局建立后,增置了2艘机动船,共195马力。1962年6月,聊城专署航运局撤销,黄河航运大队分别下放到东阿、寿张、范县等县航运合作社。同年底,全区共有航运职工587人,机帆船2艘、木帆船90只,载重吨位1943.2吨。1964年,范县、寿张航运社移交河南省管理。东阿县航运社,后改为航运队。自1974年,因河道枯水,货源不足,将船只卖掉,区内黄河航运中断。
小东运河航运境内小东运河长120公里,俗称“运河”。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开挖会通河,由于岸狭水浅,年漕运量仅几十万石。明、清时期疏浚治理,引水补源,使其河道畅通,漕运发达。运河航运被称为南粮北调的大动脉。明代,每年来往漕船1.2万只,运输粮米400多万石。明、清时期修建的故宫、十三陵、紫禁城城墙等雄伟建筑所用的砖多是临清生产。当时,临清共有官窑348座,年产砖总重量3.55万吨,全靠运河运往京都。清代,辖区东昌、临清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被誉为“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均为江北九大商埠之一。188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截断汶水,引黄济运。但因运河逐渐淤塞,水运衰竭。建国后,人民政府组织民工对运河进行分级治理,展宽河道,增高水位,使其水运再现生机。1953年8~10月,货运量即达1328吨。1956〜1957年,聊城、临清相继建立航运社。聊城航运社的前身是梁山县安山航运社,有职工203人,木帆船100只,载重吨位557.6吨,年货运量3.6万吨,年周转量210万吨公里。临清航运社由18家个体船户组成,有职工145人,木帆船48只,载重吨位980吨,年货运量4万吨,年周转量270万吨公里。1964年起,河道枯水,.遂停止通航。
卫河航运境内卫河长83公里。东汉以来,即为漕运干线。京杭运河开通后,卫河运量骤然下降。清代后期,会通河淤塞,南北船只受阻,卫河航运反现生机。据《临清县志》记载:“每年帆船上下约计不下三千只,行船期达九个月,夏秋水涨至德州,并通小汽船。……仅棉花一项,每年输往天津者就商达一千一百二十吨。”1936年,设立临清信记汽船公司,开办临清至德州客运业务。“七•七”事变后,卫河航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政府组织民工治理河道,并实行运、购、销一条龙,使卫河航运又现生机,仅临清港,经常来往和停泊的船只就达0.1万多只,接运马车500多辆,装卸工600多人。1953年7月9日,卫河上第一艘“河丰”号拖轮,拖带4艘驳船,载重342.85吨货物,由德州至临清试航成功,从此改变了几千年来人力拉纤的落后生产方式。1956年,临清港货运量9.2万吨,周转量975.6万吨公里。同年,中断10年之久的临清至德州客运业务恢复。1960年,临清港经过调整,全长700米,码头4个,货场1万平方米,日吞吐量2500吨。自1963年,因水源不足,航运渐衰。1965年断航。
徒骇河航运境内徒骇河长169公里。《禹贡》载;“浮于济、漯,达于河。”就是说,很早以前,运载贡赋的船只即可经过济水、徒骇河而驶入黄河。沿河渡口有杨堤口、郭堤口、宋堤口、姜堤口、王堤口、高堤口、靖堤口、陈口等。因黄河多次决口改道,长期行洪于徒骇河道,使其河道淤塞,停航数代。1959年,区内人民政府组织民工对徒骇河进行清淤、扫障、加宽、建闸,使其达到四级航道标准。1960年初,从卫河调来拖轮5艘、木船44只。6月通航,至11月货运量达2.3万吨,周转量2050万吨公里。因河道枯水,1961年停航。
第三节铁路交通
馆聊铁路河北省馆陶县通往山东省聊城市的一条762毫米轨距的窄轨地方铁路,为山东、河北两省联建工程。铁路正线66.139公里,站线4.5公里,聊城电厂专用线2.7公里,途经山东、河北两省的3个县市(山东省的冠县、聊城市,河北省的馆陶县)13个乡镇;总投资4493万元。1987年9月,聊城地区铁路筹建处成立,负责组织馆聊铁路工程的建设。1988年9月16日,该铁路破土动工,由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第五工程处施工。该铁路共建车站7个,馆陶站为起点站,聊城站为终点站,中间设冠县、贾镇、堂邑、道口铺和苏南站;全线有大、中、小桥14座,共计1320.57延长米;涵洞195座,共计1410.75横延长米;设计运量近期为120万吨,远期为170万吨。
该铁路经过1年零9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90年6月23日在聊城举行通车典礼,从此结束了聊城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同年7~9月份为铁路试运阶段,其间共运输石渣1万余立方米、煤碳0.2万余吨;9月28日正式开通馆陶至冠县客运和全线货运临运业务。1990年,共完成运量1.7万吨,货物周转量为112.1万吨/公里,运输收入6.81万元。1991年,共完成运量13万吨,货物周转量为844.77万吨/公里,运输收入92.92万元。1992年,共完成运量27万吨,货物周转量为1782万吨/公里,运输收入200万元。1993年,共完成运量21.84万吨,货物周转量为1419.67万吨/公里,运输收入212.95万元,营业收入10.2万元。1994年,共完成运量13.8万吨,货物周转量为894.4万吨/公里,运输收入134.8万元,营业收入1.3万元。1995年,共完成运量11.4828万吨,货物周转量为746.382万吨/公里,运输收入111.96万元,营业收入1.94万元。1996年,完成运量11.3万吨,货物周转量900.5万吨/公里,运输收入136万元,营业收入11.6万元。
京九铁路聊城段京九铁路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全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的大干线。它位于京沪、京广两大干线之间,北起北京西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9省市的上百个县市,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正线2397公里,包括联络线在内全长2553公里。
该铁路途经区内的临清、聊城、阳谷3个县市22个乡镇144个村庄,北起临清市石槽乡张窑村,南到阳谷县寿张镇满坑村,境内长度为112.15公里,占地面积11375亩。聊城段建筑安装总投资约5.57亿元,总土方980万立方米,有特大桥2座,大桥4座,中小桥32座,涵洞318座;房建面积23.3万平方米。境内共设7个站,从北至南依次为临清站、斗虎屯站、聊城北站、聊城站、傅楼站、石佛站、阳谷站;聊城设有机务段、车务段、水电段、公务段、电务段、房建段、公安段、建筑段、区段站,阳谷县设有桥工段。区内有聊城站、聊城北站、卫运河特大桥和马颊河特大桥4个重点工程。
聊城段由铁道部第十四、十三、四、十八工程局承建施工。工程自1992年10月27日破土动工,至1994年底,完成投资共3.62亿元,占安排投资5.57亿元的65%;完成土方948万立方米,占总土方980万立方米的96.73%;完成房建76294平方米,占设计总面积的232963平方米的32.75%;完成道碴39.35万立方米,占设计总量68.387万立方米的57.55%;特大桥、大桥、中小桥、涵洞全部完工;同年10月中旬铺轨至聊城站,12月中旬铺轨至阳谷县满坑村。至此,境内线路全部铺通。
1995年9月1日,京九铁路衡商段始试运营,聊城站日有4对货运列车通过。同年11月16日,该铁路全线提前铺通;11月17日,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庆祝大会在聊城召开;12月1日,济南铁路局京九筹建处基层站段筹建组宣布成立,并决定在聊城地区成立10个铁路基层站、段筹建组。1996年9月1日,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7万余万人参加的山东省•庆祝京九铁路山东段开通运营大会在聊城火车站广场隆重举行。国务院发来贺电,副省长王玉玺代表省委、省政府发表讲话;大会表彰了在铁路建设中涌现岀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行了京九铁路纪念碑揭碑仪式,为山东段首次列车剪彩。即日起,京九线开始办理客运业务,日有3对客运列车通过聊城站。京九铁路的开通,结束了聊城地区无铁路干线的历史。邯济铁路山东段该铁路横贯华北平原中部、泰山与太行山之间晋冀鲁豫接壤地区。它西经邯长线与太焦线、阳涉线相连,东接胶济线,并连接京广、京九、京沪3条南北大干线,是横贯全国东西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被山东省列为“八五”重点工程。
该铁路自京广铁路邯郸南站引岀,向东经肥乡、广平、大名、馆陶、冠县至聊城与京九铁路相接,再经荏平、高唐、禹城至齐河与京沪铁路在晏城接轨,线路全长233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内86公里,山东省境内147公里。该铁路由铁道部、山东省、河北省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37亿元;设计为国家一级干线,年输送能力2000万吨;DF4型内燃机车牵弓牵引定数4000吨,半自动闭塞、净空预留电气化条件。该线的控制工程是跨越京九和京广铁路的两座特大桥,长度分别是3017.6米和4371.31米。
邯济铁路山东段工程建设指挥部,根据邯济铁路与京九铁路、济聊馆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相交叉的复杂情况,为节约投资减少施工阻力,经国家计委、铁道部同意,于1993年11月将邯济铁路与京九铁路相关工程聊城东站至聊城北站、聊城东站至聊城站的正线24公里、客车联络线7.6公里陆续开工建设。至1994年底,共征土地1550亩,完成投资1.15亿元。1996年11月18日,邯济铁路正式开工仪式在聊城举行。同时,邯济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河北省副省长何少存、山东省副省长韩寓群为工程建设开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