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2380 条
2022年
4589 条
2023年
7791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12380 条
B 哲学、宗教
2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486条
D 政治、法律
1943条
E 军事
465条
F 经济
3829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652条
H 语言、文字
4条
I 文学
2条
J 艺术
82条
K 历史、地理
545条
N 自然科学总论
1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8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249条
Q 生物科学
247条
R 医药、卫生
406条
S 农业科学
406条
T 工业技术
842条
U 交通运输
172条
V 航空、航天
1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267条
颗粒列表
共 12380 条
773
/
82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11581
二、垂直分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个地带的植被垂直分布特点。南亚热带地带植被基带为南亚热带雨林带,随纬度增加分布高度上限下降,垂直带谱复杂度与完整度受温度条件制约。中亚热带地带植被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随海拔增加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11582
第八节 植被区划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植被区划是根据植被分布的规律,把各地区的不同植被结合形成该类型的环境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植被区划在理论上反映了植被类型现阶段的形成、分布与环境矛盾统一关系,及其与相邻区植被的联系性,从而显示植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动态趋势,...
11583
一、植被区的划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植被区划的原则和分区结果。根据植被本身的研究结果,区划工作着重分析植被类型的分布和优势种、特征种的分布。福建省的植被区域划分为南亚热带雨林地带和中亚热带照叶林地带,共分为四个植被区。这些植被区的划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
11584
二、植被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植被区的划分,包括南亚热带雨林地带和中亚热带照叶林地带。其中,南亚热带雨林地带是福建省的主要植被区,具有热带性质的南亚热带雨林是其典型植被。该区内的土壤类型主要为赤红壤性红壤,而高海拔山地则发育着山地红壤、黄壤。此外,本文还...
11585
第三章 珍稀濒危植物与名花古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了福建省的珍稀濒危植物和名花古树,包括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名花古树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同时,还介绍了福建省在保护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和名花古树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11586
第一节 珍稀濒危植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珍稀濒危植物有60种,其中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38种。桫椤、笔筒树、台湾苏铁等为稀有或濒危种。
11587
第二节 树木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的树木王包括杉木、柳杉、松树等,其中杉木王数量较多,胸径大于1米、树高超过30米、单株材积超过10立方米的即有30余株。这些杉木王多生长良好,经受了大自然的严峻考验,具有重要科研和经济价值。
11588
第三节 名贵花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的花卉资源丰富,包括松叶蕨、苏铁、日本五针松等名贵品种。这些花卉具有观赏、环保、经济等多种价值,发展前景广阔。
11589
第三篇 动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历史悠久,陆地和海域面积广阔,动物资源丰富。历史上,《周礼》和《本草拾遗》等文献记载了动物分类知识。明朝屠本峻的《闽中海错疏》详细描述了福建的海产品,包括无脊椎动物。但明末以前,中国的动物区系和分类学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后,外...
11590
第一章 动物分类研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历史悠久,动物资源丰富。早在《周礼》中,人们就对动物进行了分类。唐朝和明代也有与动物分类有关的记载。但直到明末,我国动物区系和分类学才有所发展。鸦片战争后,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没有进行专业性的动物资源调査活动。而外国人...
11591
第一节 脊椎动物分类研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脊椎动物分类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国学者伍献文、朱元鼎、陈子英等对福建鱼类进行了分类研究,记载了多种新种和国内新记录。在两栖类方面,丁汉波是国内第一位在福建进行两栖类研究的学者,采集了两栖类标本共计20余种。...
11592
一、鱼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是中国鱼类资源丰富的地区,中外学者对福建鱼类进行了长期研究。中国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福建鱼类进行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在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渔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1593
二、两柄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外国学者在福建采集两栖类标本有限,未全面反映福建两栖类区系。中国学者丁汉波在闽北地区进行两栖类研究,增加福建省新纪录。多个单位在福建各地采集两栖类标本共计46种,比之前增加了12种,包括新种和福建省新纪录。
11594
三、爬行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外国学者在福建进行爬行类研究,包括王玉敏、郑作新和李铭新的分类研究。中国学者丁汉波、郑辑等在福建爬行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毒蛇、龟鳖类、蛇类等分类研究,以及两栖爬行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个单位在...
11595
四、鸟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生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鸟类研究始于19世纪前期,外国学者进行了大量标本采集和分类研究。武夷山地区是研究的重点区域,许多新种和新亚种的模式标本都出自此地,但主要收藏在国外。中国学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福建鸟类进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了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