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8条
基础文献
3条
析出资源
61条
图表
2条
人物
1条
事件
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清初良相杜立德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
寧河名人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清代侍郎廉兆纶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
检索条件
与 “高殿清” 相关
共 68 条
4
/
5
46
七里海名称由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和雍奴薮的名称演化历史悠久,其中记载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青龙湾引河是清雍正年间开凿的,它是一条减河,全长105里,是北运河流经香河、武清、宝坻的支流,在七里海和周边湿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47
海退时期的滨海泻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的地质历史和形成过程。七里海形成于第四纪的海浸过程,距今约6000年,是海积、冲积形成的平原,海拔黄海高程绝大部分在5米以下。文中还提到了第四纪地质中含有大量哺乳动物和人类化石,以及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最后,文中也提到了由于...
48
雍奴薮与七里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和雍奴薮的历史和地理背景。雍奴薮是古代泽薮之一,面积广大,包括了现在冀东冀西的州县湿地。七里海是古雍奴薮中的九十九淀之一,由笥沟演化而来,是雍奴薮中唯一保留至今的淀泊。在清朝时,笥沟和七里海都被称为古雍奴水。七里海在历史上的...
49
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的牡蛎礁和贝壳堤在确定古代海岸线中的作用。七里海的牡蛎礁是古牡蛎堆积死亡后演变成的化石,是典型的古海岸泻湖湿地,用于测勘古代大河与海交汇的标志。文中还提到了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和南美苏里南的贝壳堤,这些堤是由贝壳残骸堆积而成的...
50
牡蛎礁——世界自然生态奇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遗留的牡蛎礁,包括其形成方式、分布范围和生态价值。牡蛎礁是由清一色的牡蛎壳堆积形成的,规模一般为长500米,宽300米,厚5米,深埋土层1—3米。虽然古雍奴薮面积浩大,但牡蛎礁只分布在七里海的库区范围内,成为了古海岸滨海湿地...
51
蓟运河与潮白新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蓟运河的历史和名称变迁。蓟运河原名鲍丘水,后来因河流变迁,上游与之交汇的河流常有改道,所以在隋朝改名为沽水,唐代仍称鲍丘水,五代称泃水。辽、金、元三代因萧太后在宝坻开凿运粮河,运粮的历史一直延续到明代,所以直到明代还称运粮河。文中...
52
禹贡黄河入海口在七里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和他治理黄河的历史。大禹治水成功于公元前2140年,建夏朝在位五十载。他通过引导九条河流入渤海,成功控制了黄河的水患。经学家们对《夏书·禹贡》的研究表明,这些河流都在山区中间有高山,无法漕运贡物与黄河相通,故必...
53
七里海出土的鳁鲸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距今15000年到7000年的全新世海侵中,古代巨泽七里海沦为浅海,一些大型海洋生物留下了历史遗迹,其中包括鳁鲸骨骼残骸。11处出土地点表明海面缓慢下降到5000年时七里海脱陆,还有很多深水临海湖泊,水面宽阔、浮游生物多。鳁鲸是...
54
战国时期七里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是古代大泽雍奴薮的淀泊之一,也是海盐文化的发祥地。战国时期七里海及周边的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为靠山拥海的平原湖泊型濒海湿地,是人类樵采渔猎和农耕的首善之区,成为各诸侯王国争夺的利薮之源。齐国与燕国争夺古代七里海的原因...
55
红心堤与七里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秦始皇在东巡时筑红心堤的事迹,以及七里海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七里海是古代大泽雍奴薮的淀泊之一,是靠山拥海的平原湖泊型濒海湿地,成为各诸侯王国争夺的利薮之源。红心堤是秦始皇修筑的,为的是挡住七里海的湖泊之水,保护城池。战争是为了争夺利...
56
元代屯军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元朝时期,元军在天津滨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和屠杀,导致该地区居民走死逃亡,人口急剧减少。为了统一全国,元朝开始推行汉民族的法制和儒家崇尚的治国安邦之道,包括用儒臣管理、倡导兴农、用军屯耕垦富国强兵等。由于游牧民族生活习俗与汉民族...
57
明代于氏军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区域俵口村的于姓大族和俵口地名的历史。据考古测定,俵口之名可以追溯至西汉或秦代,因其是自然形成的七里海分水口,有俵分泄洪分流之义。于姓大族是由于本世袭梁城千户所指挥佥事武职落户俵口而形成的。该家族在明代时期在该地定居,其祖籍...
58
明朝太监立庄七里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代时期七里海的历史和大太监汪直在该地建立庄园的故事。七里海是广袤二百五十二里的海域,皇家御马监草场占地,所定宝坻县鱼草科的渔网苇草税,大多取于七里海。汪直是广西大藤峡人,瑶族,初为东宫万贵妃服务,后调御马监。因饲养御马,和皇家马...
59
清代七里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朝统一中国267年的历史,以及从地方史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七里海淤湮缩减的过程。清乾隆初年,七里海的水域面积虽然已大大缩减,但仍涉及多个县和管理区域。鱼苇税是户部征收的利薮之源。光绪时期,七里海虽然面积与明代相比已经大大萎缩,但仍...
60
清代皇宫御马监草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代七里海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七里海在清代是皇宫御马监草场的事实。在清代,七里海的水面和草地、耕地面积广阔,涉及四县一厅,但属农民的很少。七里海渔苇税由来以久,是封建王朝的利薮之源。在清代,七里海的面积已经大大萎缩,但仍被列为八大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