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泰安市” 相关
共 1994 条 35 / 133
511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为确保粮油定量 供应,加强对定量粮油的管理,先后使用山东 省粮票、油票和全国通用粮票。
512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为确保粮油定量供应,加强对定量粮油的管理,先后使用山东省粮票、油票和全国通用粮票。
513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自由交易价格清末民初,粮油价格比 较稳定。1926年主要粮油 价格比1912年上涨幅度为小麦3. 8倍、玉米 4.1倍、谷子4. 2倍、高粱4. 6倍、花生5.3 倍。抗日 战争时期又逐年上涨。
514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期,境内财政基本沿袭清制,收入上交,支出报领。1928年后,建立地方财政,岁入 岁岀有经常门、临时门之分。收入按上级规定执行,支岀按预算执行,掌握“量入为岀”原则。
515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期,县级财政收入和支出,实行上 交和下拨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制度。凡属县级财政收入,由省通过专署向县分配任务,由县组 织收入,全部上交。
516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期,县级财政收入和支出,实行上 交和下拨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制度。凡属县级财政收入,由省通过专署向县分配任务,由县组 织收入,全部上交。
517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33年泰安县岁入经常门共计144263 元,其中附捐128568元、杂捐9311元、公款 2649元、公产3735元。
518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33年,泰安县岁出经常门共计125459 元,其中公安经费1772元、民团经费29904 元、财务行政费3240元、教育行政费5482 元、教育事业费50561元、建设事业费3840 元、自治经费12000元、联社会经费2640元、 合...
519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县级预算体制建立后,加强了预算外资 金的管理。1953-1957年预算外收入主要是 农业税附加,每年收入50万元左右,支岀大 都用于经济建设、支援农业、文教卫生等各项 社会事业。
520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行政事业财务包括工、交、商、 农、林、水、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及国 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财务。
521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行政事业财务包括工、交、商、农、林、水、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财务。
522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国营企业财务管理长期采取“统 收统支”办法,企业的生产资金由国家供应, 企业的纯收入上交国家。
523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3-1984年,通过财政支援农业的资金共6523.89万元,其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投资2660.1万元,用于修建大中小微型水库、塘坝、引水渠道、打机井、电井和治理涝洼地、坡耕地;对农村人民公社投资1317.3万元,用于支持农业机...
524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起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对各企业、行政事业组织自查、互查和重点检査。1978年5月查处县供电局在1976-1977年间违纪金额达120多万元。1984年查处东岳食品厂在1981年1月?1984年6月间违纪金额100多万元...
525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起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对各企业、行政事业组织自查、互查和重点检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