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泉州市” 相关
共 49 条 1 / 4
1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李汉森(李嘉林)的个人背景和经历。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中涉足商业和政治领域,并曾任职于华安县政府和国民党的各个组织。然而,随着黄雨定的崛起,李汉森在政治斗争中逐渐失去地位,最终逃离大陆前往台湾。
2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一位过去参与反动会道门“一贯道”组织的成员的个人经历和对该组织的揭露。他描述了自己的背景、加入和参与一贯道的经历,并详细介绍了一贯道的真面目、分布情况、运作手段和反动行为。最后,他反思自己的罪恶,并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表示感谢。
3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华安县马坑乡发现的蛇形石刻,探讨了这石刻的可能含义和起源,包括是“神”字初文、闽族蛇图腾或古阿拉伯文等。同时还谈及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元朝时期的民族反抗斗争
4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华丰的“九龙三公”和晋江,台湾的关系包括寻根认祖,盛况空前、历史渊源,“三公”有别、敬仰忠烈,海峡同心情况。
5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回顾了自1915年黄仲琴教授的考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并介绍了一些关于其性质、题材和年代的不同观点。作者对华安仙字潭石刻是岩画还是原始象形文字以及其年代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
6
1984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二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记录了华安县政协在1984年的工作情况,包括召开会议、商讨引进工作、参观学习、制定职责、出版文史资料等。
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唐朝陈元光在开发绥安地区时的行动和成就。陈元光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对地方发展和历史留下了深远影响。
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唐朝时期的州的建制相当于晋朝和隋朝的郡,隋朝将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建安一郡。唐朝先后建立了建州、泉州、丰州、漳州、汀州等州,后来将丰州并入泉州,改为闽州,再改为福州。福建之名始于开元十三年,设立福建都团练使,最终辖区固定为五...
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描述了乌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这些内容表明乌石地区在南宋至明朝时期就已经人烟稠密,农产丰盛,以及重视教育、文化和家族传统。其中海云家庙、三山和八楼等地标建筑和自然景观展现了乌石地区的历史底蕴和人文价值。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旧婚俗在注重婚礼庄重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婚姻实质问题的忽视。嫁娶礼俗体现了订亲至结婚的六礼流程,以及对婚后美满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担忧。婚姻中女性地位以及“做外家”风俗的制度化反映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权益的局限和受迫害的现状。
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林开居的创业经历和事业发展过程。经历了各种艰辛和挫折之后,林开居不断努力实践自己的创业梦想,先后从事斗笠加工、虾池养殖和罐头加工等多个领域的创业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积极投身山海开发行列,并取得了...
1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林业30年散记的情况。其中包括育苗改革力度大、良种壮苗促丰产、强化措施抓造林、百万荒山披绿装、科技兴林、助推林业快速发展、依法治林结硕果、森林资源增三倍等。
1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名人蔡世远和蔡新,他们是同宗同祖的叔侄“两帝师”,都出生在下布村,具有爱国爱民、勤奋博学、清正廉明的崇高品质。文章还介绍了蔡新的丰功伟绩,他是漳浦县历史上职位最高、任职时间最长的历史名人,受到皇帝器重嘉奖之多,是闽南历...
1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的一位青年人陈燕贤创办花卉网站的经历和成功推广的效果。
1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州龙文区云洞岩石刻的历史和建筑情况,特别关注了与漳浦人有关的石刻。这些石刻包括明代镇海卫人的石刻和与漳浦人有关的石刻,其中涉及了王慎中、林功懋、邱元高、林汝谐、林汝诏等人的活动和事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