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朱子学” 相关
共 1200 条 72 / 80
1066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朱子学在元朝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对高丽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67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李退溪和退溪学,重点阐述了李退溪的生平和思想,包括他对朱子学的信仰、忧民爱国思想以及正己正人成物、“内圣外王”的东方文化思想。
1068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通过梳理朱子学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发展历程,揭示了朱子学对东南亚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1069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儒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新加坡对朱子学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070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学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
1071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学在泰国的传播和发展。
1072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学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其在东南亚各国的影响。
1073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朱熹思想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影响。
1074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的哲学思想在16世纪至18世纪期间逐渐被西方人知晓的过程。
1075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西方人对于朱子学的研究和理解,从一开始就与西方哲学相比较来理解。经过几个世纪的争论和探讨,西方人逐渐深入理解了朱子学的本质和内涵,并与西方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
1076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朱子学创立后备受研究,评价方式多样,具有社会和人们的价值和意义。宋明时期,朱子学成为国家正宗思想,控制了整个思想文化界。清朝时期,朱子学衰落,汉学兴起,两者在对立统一中发展。方东树、曾国藩等是知名的朱子学学者,批判汉学家,强调格物...
1077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宋学和汉学是清代思想学术的两个主要派别,其中宋学以朱熹为代表,汉学则运用朴实思维方式进行文献整理考证。在近代社会大转变时期,汉学成为思潮,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1078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方东树和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朱子学学者,他们批判汉学和宋学之争,主张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修身方法。
1079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思想家们从西方近代思想和传统思想中寻找批判封建主义的利器,并结合传统思想进行革命实践。
1080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改良派融合西方的民权、自由、平等、博爱及进化论等思想和中国传统合适部分,批判朱子学中的一些观点,同时肯定其中的许多东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