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05条
析出资源
943条
图表
201条
人物
4条
事件
1113条
地名
19条
专题
17条
作品
107条

检索条件

与 “惠安县” 相关
共 2405 条 10 / 161
13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1957年推广木轮板车;1958年推广胶轮推车,至1970年普遍推广应用,成为肥料、种子和农作物的主要运输工具。1966年,使用拖拉机配套拖斗;1970年手扶拖拉机普遍配套拖斗。1982年县农械厂生产农用运输车;至1989年...
13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8年春,莲城周亚西等8名青年妇女到大竹岛开荒造田,经过一年多努力,开垦出33亩荒地并饲养家禽。1987年该岛被接管,改名为“泉州市良种引进场”。
13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潘南围垦于1959年动工,全长2860米,围垦总面积4800亩,1967年开始投产,种植作物有麦、稻、薯等,经济作物有甘薯、香蕉等,至1989年已垦殖耕地1500亩,盐场1700亩,虾池450亩。
13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肖厝和沙格大队自筹资金筑起柯港围垦,1973年竣工,围垦总面积1380亩,可耕地1070亩,1974年开始投产,一年三熟三丰收,至1989年垦殖耕地970亩,虾池300亩。
14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五一”垦区位于泉州湾内北岸,围垦大堤全长1700米,围垦总面积21400亩,1974年开始投产,种植作物有甘蔗、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等,还有水产养殖。至1989年,垦殖耕地13594亩,鱼池26亩。
14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一”围垦于1970年动工,建起“八”字型海堤,围垦总面积17462亩,可耕地8722亩。1973年规划,1978年开始种植作物,并有商品猪生产基地和花生加工出口基地。至1989年,垦殖耕地9680亩,盐场3750亩,鱼池50亩...
14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在历史上曾面临严重的土壤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农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客土改良土壤、种植绿肥、作物草回田、增施农家肥料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土壤的质量和肥力,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和高产。其中,改造海滨...
14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社坑群众于1972年开始围海造田,1976年完成,围垦总面积410亩,可耕地300亩。1977年平整改良土壤,1978年种植大麦和甘薯,利用沟渠发展养殖业,至1989年垦殖330亩,虾池40亩。
14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埔围垦位于南埔公社北面海滩,1975年开始动工,耗资1234万元,围垦面积7320亩,其中可耕地5000亩。1982年已种植大麦、小麦和甘薯800多亩,1984年暂停建设。
14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篇记述了惠安县林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林木资源、营林育林、森林保护、林业生产、林业机构、林业管理等。
14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林木资源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面积蓄积量、种类与分布、古树、名木等。
14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在1949年时林木面积只有4.5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3.8%,绿化程度只有9.4%。但自50年代以后,坚持植树造林,至70年代初已成为全省四个绿化县之一。1974年全县森林资源第一次普查,林业用地478697亩,有林地4532...
14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林业用地47.87万亩,有林地45.32万亩,森林覆盖率31%。1988年森林资源二次普查,林业用地48.29万亩,有林地面积40.21万亩,森林覆盖率29.4%。
14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74年惠安森林总蓄积量为3.78万立方米,其中防护林占主导地位;1988年总蓄积量为38.70万立方米,用材林、防护林和薪炭林占据前三位。
15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历史上林木资源丰富,包括多种树种和果树。经过多次引种和种植,林木资源更加丰富多样。针叶林是境内森林面积的主要类型,阔叶林则多为人工栽培。还有竹林、红树林、经济林和果树等类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