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林木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80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林木资源
分类号:
F326.2
页数:
7
页码:
240-24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林木资源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面积蓄积量、种类与分布、古树、名木等。
关键词:
林木资源
惠安县
内容
第一节 面积蓄积量
1949年统计,全县林木面积4.5万亩(包括东坪、岭北与双田乡,现划归仙游县),森林覆盖率3.8%,绿化程度9.4%。50年代以后,坚持年年植树造林,至70年代初已成为全省四个绿化县之一。
一、面积
惠安土地总面积1459050亩,据1974年全县森林资源第一次普查,林业用地47869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2.4%。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53223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4.6%;宜林地25474亩,占5.4%。森林覆盖率31%,绿化程度94.6%,为历史最高水平。四旁植树461.03万株,全县人均3.3株。
有林地中按林种划分。用材林48757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0.7%;防护林23454亩,占5.2%;经济林5536亩,占1.1%;薪炭林375175亩,占83%;竹林301亩。
1988年全县森林资源第二次普查,林业用地面积482876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402122亩,占林地总面积83.3%;宜林地66592亩,占13.8%;疏林地9533亩,占2%;未成林的造林地4380亩,占0.9%;灌木林地132亩。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为29.4%,绿化度为83.3%。四旁植树139万株,全县人均1.3株。均低于1974年山林普查时的水平。
二、蓄积量
1974年全县森林资源第一次普查,总蓄积量为3.78万立方米(起测点为胸径8公分)。其中用材林8080立方米,占21.37%;防护林2.80万立方米,占74%;其他1710立方米,占4.63%。杂木林面积888亩,均无蓄积量。
1988年全县森林资源第二次普查,总蓄积量为38.70万立方米(起测点为胸径5公分)。其中用材林11.70万立方米(其中杉木3.14万立方米),占30.2%;防护林10.50万立方米,占27.1%;薪炭林15.56万立方米,占40.2%;特用林768立方米,占0.2%;其他8631立方米,占2.3%。
第二节 种类与分布
据清嘉庆《惠安县志)载,明代以前境内有松柏、扁柏、桧柏、枫、樟、楠、桐、槐、榕、桑、柳、乌桕、木犀、耕榈、柯杉等林木;笙竹、赤竹、人面竹、斑竹、七丝竹、乌竹、苦竹、槌竹、凤尾竹、猫竹、淡竹等野生竹;梅、荔枝、龙眼、桃、李、杨梅、梨、柿、香橼、柑桔、柚、枣、余甘、栗、批杷、石榴、橄榄、杨桃等果树。此后未再进行系统的调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树种仅有榕、马尾松、相思树、苦楝、青冈栎、三角枫、乌柏、油杉、余甘、龙眼、荔枝、杨梅、番石榴、柿等有数的几种。
50年代后,从外地多次引种林果苗木。
引种树种有竹柏、黑松、福建柏、侧柏、木荷、银合欢、黑荆树、肯氏相思树、毛荆相思树、柳杉、木麻黄、枫杨、薄壳核桃、板栗、白榆、银桦、庐山厚朴、白兰花、樟树、肉桂、天竺桂、凤凰木、胡枝子、南岭黄檀、紫穗槐、臭椿、川楝、香椿、麻楝、橄榄、橡胶树、油桐、千年桐、南酸枣、无患子、红海榄、木棉、梧桐、油茶、茶叶、柠檬桉、窿缘桉、白千层、喜树、油橄榄、柚木、毛竹、藤枝竹。果树有柑桔、桃、李、梨、芒果、批杷、橄榄、葡萄、蜜抽。
据1984年森林植被调查结果,境内有林木资源六大类。
一、针叶林
针叶林在境内森林面积中占绝大多数。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其次为杉木、柳杉、建柏、黑松以及近期引种的湿地松等六个群系,以马尾松、杉木林群系为主。
马尾松林 马尾松在17个乡(镇)均有分布,面积达30.93多万亩,占林业用地48.29多万亩的64%。是境内用材、薪材和纸浆、人造纤维、松香的主要树种。1984年由于采伐薪柴时,过度修枝,植株仅残留顶部2~3轮枝叶,有的甚至只留顶梢。
杉木林 杉木在笔架林场、界山、官溪、半岭等地区,采用杉、松混交,至1989年计营造杉木林面积近1.13万亩。
湿地松林 湿地松是生产用材和采集松香的好树种。70年代初赤湖、朝阳林场,80年代笔架、跳虎林场均有小面积引种。
二、阔叶林
由于历史上掠夺性的砍伐,目前残存的天然阔叶林为数极少。人工栽培的有5个群系,以相思树林和柠檬桉、木麻黄林占多数;而樟树林、木荷林和楝树林等面积极少。1988年资源普查,境内阔叶林面积42961亩。
相思树林 相思树林主要分布在沿海岗地及丘陵、山麓缓坡地带。由于采薪,树多为老头萌丛状。其树高2~4米,胸径3~7厘米,郁闭度0.3~0.5,林下植物种类单纯,覆盖度很小。
桉树林 此类林木常见的有大叶桉、窿缘桉和柠檬桉等,原产澳大利亚。大叶桉引种于民国26年(1937年);1954年以来先后引种窿缘桉、柠檬桉。这类桉树分布在全县村庄周围、渠道、溪流、道路和公路两侧以及山坡地带,面积1.6万多亩,一般树高10~20米,最高达30米。
木麻黄林 1951年引种,多分布境内海岸沙滩边缘和盐碱土壤围垦地带。在水土流失的石砾山也有分布。至1989年面积16412亩,是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
楝树林 境内的楝树,分为苦楝和川楝两种。苦楝是本地树种;川楝原产地四川省,是1973年引种成功的,其主干通直,生长速度超过苦楝。全县四旁(村庄旁、田园房、溪渠旁、道路旁)及山麓种植共1000多万株。
三、竹林
毛竹林 50年代末,惠安开始从永春、德化移栽母竹和竹鞭,在涂岭和黄塘的柯溪、半岭一带栽培。1972年从广西梧州引种毛竹籽,1973年先后在笔架林场、县苗圃、黄塘的官溪、龙石和辋川的许厝等地试用毛竹种子育苗,后进行小面积造林,效果尚佳。至1989年全县用种子繁殖的毛竹林尚存209亩19.62万株。
藤枝竹林 60~70年代均有营造,主要分布在村庄周围,房前宅后及溪流两岸。赤湖林场的藤枝竹生长较好。此后从永春引种麻竹,获得成功。1988年普查,全县共有杂竹8.12万株。
四、红树林
1956年10月从同安县寮东村引进一、二年生的红海榄野生苗3300株,试种于洛阳屿头海埭。1957年6月从海南岛引进秋茄冬和海榄雌胎生苗147万株,自洛阳江庄兜至南埔,沿海岸港湾滩土扦插造林1万多亩。
五、经济林
油茶林 境内计有油茶林2354亩,主要分布在惠西北丘陵地带,多为1958年直播造林。因缺乏管理,产量不高。1978年以来,对黄塘向阳场、松溪东湖以及笔架林场的油茶林进行垦复,产量显著提高。
油桐林 柚桐是珍贵特种用途的木本油料树,境内只有125亩,主要分布在惠西北;品种多为三年桐和千年桐,还有从湖南引种的对年桐。
茶林 茶树是由安溪等地引种来的苗种。至1989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400亩,多分布在惠西北丘陵地区;主要品种有本山、梅占、毛惠及小面积的铁观音、黄旦等。
余甘林 余甘是境内的乡土佳果,栽培历史悠久,品味皆佳,被列入林业部经济林名、特、优商品。县内栽培余甘4.25万亩,平均亩产300市斤。主要分布在黄塘乡的蓝田(田船)、尾山、官溪和土岭乡的五社、朝阳林果场。野生余甘达17万株,分布在惠西北低丘地带。境内余甘有20个品种,主要有粉甘、赤皮甘、六月白、秋白、玻璃甘、枣甘、大竹甘和扁头甘。
柑桔 1958年从南靖县引种柑桔实生苗在界山、梅山等山地营造。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自惠西北的高丘、低丘,惠中的低丘、台地,至沿海岗地、平原和沙滩均有栽培,面积达3000多亩。沿海柑桔园,还有林带作为保护。
龙眼林 龙眼又叫桂圆,在惠安栽培历史悠久。黄塘的虎窟、后店,后龙的后田,涂岭的五社、前欧、白潼,南埔的界山、鸠林、天湖、岭头,山腰的锦山,洛阳的西吟头均有5~10亩连片的古龙眼树。60年代以来,采用实生苗和高压苗繁殖,先后在岩山、凤山、后张、前黄、普垵、跳虎、北关、西北、盘龙、溪边、梅山、曾厝、庄内、屿头、许山头、西塘、下曾、塘头、后店、岭口、路口、前欧、松园、界山、玉湖、鹅头、仙境等建立基地。至1989年已发展4.4万亩,惠西北低丘、惠中台地及赤土埔均有分布。1980年以来,由福厦公路两侧向山地逐步扩展推进。
六、特种用途林
南岭黄檀林 为省内最优良的紫胶寄生树。自1965年以来,惠安黄塘乡的尾园、后西、吴厝,螺阳乡的下埔,南埔乡的重光寺、界山林场,山腰乡的凤北,山霞乡的安固,涂岭乡的岭口林果场、松园村和笔架林场等均有放养紫胶虫,生产紫胶。
橡胶树林 橡胶树是热带经济树种,惠安在70年代初试种,主要分布在黄塘的杏林、尾园,螺阳乡的霞光,涂岭的驿坂,山腰的凤北等。至今树龄已近20年。由于缺乏管理,生长不良,冬枯夏萌,产胶量低,每次(株)割胶8克,年割100天(次)。
第三节 古树名木
惠安县地处亚热带,适宜多树种繁衍。历代官宦士绅,建置花苑,栽种珍稀树种,长有不少的古树名木。由于历史的原因,惜所存不多。
榕树 榕树在境内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悠久。俗云:“惠安穷、产大榕”。南埔乡仙境村的宋代古榕,盘根错节,把石塔包在树内,呈现树抱塔的奇妙景观。螺阳乡盘龙村宋代建的妈祖宫庭前北侧有1株古榕,胸径1.4米,树高18米,冠幅20×20米,立木材积10.941立方米。涂岭乡寨后村岭头尾陈平山烈士纪念碑旁有1株古榕,树高11米,胸径1米,枝下高8米,冠幅10×10米,树龄约300多年。1989年全县古榕树胸径1米以上的共271株,其中南埔乡205株、后龙乡9株、涂岭乡6株、辋川镇8株、螺阳乡12株、山腰乡5株、涂寨5株、黄塘乡18株,张坂镇、东园镇、洛阳镇各1株。
樟树 在涂岭乡寨后村店仔有1株,系明代所植,高14米,胸径1米。冠幅12×10米,立木材积4.400立方米,距今300多年。
朴树 在螺城原文昌阁现水电局大楼天井北边有1株,苍劲挺拔,株高16米,胸径近1米,冠幅5米,立木材积5.035立方米。
油杉 黄塘乡半岭村后坂有1株,枝下高6米,树高33米,胸径1.1米,冠幅18×17米。立木材积10.852立方米。树干有藓苔和蕨类寄生,至今仍开花结实。传为建村前野生保存下来的。
重阳木 全县树龄500~1000年左右的重阳木仅存2株,在涂岭乡虎岩寺庭台边及黄塘乡接待村顶庵兜。此树实测高16米,胸径2.03米,冠幅21×18米,枝下高8米,立木材积23.103立方米,浓荫覆盖周围房屋。
黄山松 在张坂镇后边村锦田黄氏祖祠后山顶,尚存9株。树高12~13米,胸径0.5~0.6米,冠幅10×8米,立木材积1.337米左右,树冠偏且平,传为宋季栽植。
马尾松 张坂镇大坪村东花园有马尾松1株,胸径0.5米,在树干3米处向南倾斜伸长,长达7米左右,状似黄山的迎客松。为清代进士孙珩所植。
古柏 张坂镇大坪村西花园有1株,株高5米,偏冠。为清代进士孙珩所植。
桂花 全县有古桂花树2株,即山霞青山宫天井左边1株;涂岭乡寨后村芹坑玉珏新厝边1株。民间传说后者栽植距今为200多年,现株高8米,冠幅5×5米。
茶花 全县百年以上的茶花树有3株。螺城镇观音楼巷21号清代书斋(现改建为民房)天井中1株,高4米,花复瓣,粉红色;螺阳乡后苏村清光绪年间俊士杜唐宅中1株,距今110年,径粗16.4厘米,高5米,花复瓣,红色;涂岭乡寨后村芹坑王珏新厝宅天井中1株,现树高5.3米,径粗16厘米,在树干1.1米处分叉,主要枝2条,花粉红色,花后结果。树龄250年左右。
含笑花 张坂镇大坪村东花园有1株,地径15厘米,树高3米,冠幅2米,为清嘉庆进士孙珩所植,距今180多年。
余甘 黄塘乡南田村大竹有1株粉甘,相传栽植已500多年。在树高0.5米处分叉,开裂;现北面1权用石条作支柱。树高5.5米,地径37厘米,冠幅5×5米。苍劲挺拔,结实累累,生意盎然,为田船余甘品质最优的一株,人称“皇帝余甘”。
铁树 洛阳镇屿头村私人宅中培植2株,1970年开花,轰动邻县(市),人群络绎不绝前来观赏“千年铁树花儿开”的祥征。黄塘乡水流口水库顶废村周围有数量较多的铁树,最大1株高2米,径20厘米,这些树80年代被开发,移植惠安花圃和出售莆仙等地。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