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宜黄县” 相关
共 888 条 59 / 60
871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植物
乔木,在神岗金丘岭、军峰山、白竹朝凤嶂有少量分布。
872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植物
乔木,在西源龙溪有少量分布。
873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植物
乔木,在东陂大高砾有少量分布。
874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植物
是宜黄的优势竹种,全县各乡镇村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梨溪、凤冈、二都、中港、南源、黄陂、东陂等乡镇。2005年全县毛竹林总面积达404385亩。1995年以后,随着毛竹产品的广泛利用。全县竹制品加工企业迅速发展,毛竹供不应求。其中土纸是宜黄具...
875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植物
全县小山竹的品种很多,有水竹、季竹、苦竹、四方竹、孝顺竹、架竹、早竹、红竹、青皮竹、木竹等。这些小山竹都散生于全县的灌木丛中和沿河两岸。基本上没有成片的竹林,也没有专人去管理。从传统意义上讲,宜黄境内小山竹大都是自生自长的,历朝政府也没有官...
876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植物
宜黄的丛生竹只有季竹,俗称月月竹。多生于庵上和庙头。1990年后宜黄从外地引进丛生竹栽植,因其商品利用率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因此发展较慢。农村的边角地头,城镇的家庭庭院中有少量的分布,成片林很少。
877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植物
优质笋用竹。1995年从浙江安吉引入种植,由竹业公司在二都程家洲、潭坊成片种植,面积为300亩,各乡镇农民也有零星种植。
878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动物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宜黄民间称白额虎、扁担花、王斑虎。属食肉目,猫科,豹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亚种(虎在地球上共有8个亚种,即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西伯利亚虎、苏门达腊虎、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其中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3个亚种已经灭绝)。...
87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矿物
宜黄县大王山钨矿区位于宜黄县城南西方向,方位角225°,纬度27°25.00”,经度116°65.00”,通公路。该矿为热液石英大脉型钨矿床,矿石类型为黑钨矿矿石,矿石品位(W03)0.73%。1959年3月,省地质局九江专区地质勘探大队提...
88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其他
该茶产于宜黄县棠阴镇君山林中。君山是明代御医黄宫绣之故乡。传说君山茶进贡皇室受到青睐,因而得名君陵贡茶。其特点是质嫩、色绿,香郁、味醇。1987年在江西省茶叶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二。由于销路不畅,该茶仅少数茶农种植自用。
88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蔬菜
虎奶菇是宜黄县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野外采集的虎奶菇菌种,经过5年多时间培育出的食用菌新品种(虎奶菇1号),该合作社由宜黄县二都镇二都村熊辉于2003年创办,主要培植生产各种食用菌。 虎奶菇富含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油酸、硬脂酸、游...
88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动物
棘胸蛙又名石鸡、棘蛙、石磷、石蛙等,是宜黄县山区特产。棘胸蛙个大体肥,嘴扁阔,眼暴突,前脚短,后脚长,善跳跃,皮肤黑褐,颔下至腹部白色有黑斑,长有肉刺。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胃益肝、消毒解热、祛疳...
88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动物
黄鳝又称鳝鱼。宜黄县出产的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2009年宜黄县黄晓燕利用本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水质,创办兴建特种水产养殖合作社,以人工养殖、销售黄鳝为主。养殖场占地面积256亩,2011年产黄鳝15.75万千克,产品主要...
88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其他
“红妹子”豆腐乳采用优质黄豆为原料,传承祖传制作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鲜、辣、香、嫩、红”的特色。由该县黄陂镇居民黄海平于2001年创办的江西省红妹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由当年曾参加“黄陂大捷”的老红军、济南军区原司令员曾思玉中将取名。该产品外...
88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其他
宜黄酱油由宜黄县食品酿造厂于1960年研制成功并投产,当年产量50吨。该产品以大豆、麦麸、食盐、粬霉等为原料,通过蒸煮、冷却、发酵、掺料稀醪、压榨过滤、日晒蒸发、加温灭菌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酱香味鲜、色泽红褐、不易挥发、不沉淀、不混浊,氨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