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和静县” 相关
共 105 条 2 / 7
16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州乔木树种最早见于史籍的有汉代胡桐(胡杨)、核桃和小枣等,魏晋杏、梨等,唐代桑树等,清代葡萄、榆、柳、杨树等,民国苹果、小叶白腊等。
17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人工林育苗】 州境内人工育苗历史悠久,农户为解决自身植树建园需要,建立小面积苗圃,培育果树苗木。民国32年(1943),新疆省政府农林厅曾在库尔勒县育梨树苗。民国33年(1944),焉耆县、轮台县设置苗圃,面积各30亩。其中焉耆县苗圃当年...
18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1958年,为加强国有森林保护和采伐利用,巴州境内成立和静国营林场和和硕县布楞沟国营林场,经营面积26.4万亩和10万亩。1959年,巴州和库尔勒专区建立焉耆县霍拉山、轮台县草湖等10个国营林场,新增国营林场经营面积102.2万亩。这些林场...
19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天然草场是巴州发展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全州有草场面积16543万亩(山区草场11230万亩,平原草场5313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367万亩。天然草场植被发育因地区和气候条件不同,存在着明显差异,可分为13个大类、27个亚类、134个草...
20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焉耆盆地牧区位于中部天山南麓的山间盆地,草场可利用面积252.75万亩,海拔1046.5~1500米,年平均气温7.9~8.6℃,年均降水量68.9毫米。该区是细毛羊、焉耆马和兼用牛的重要生产基地。区内有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和博湖县的28...
21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州地区马的地方品种为焉耆马。民国17年(1928),和静县的森勤活佛从苏联引进“阿拉牡格”优良种马15匹,与当地马杂交改良,民国18年(1929)又从苏联引进150匹中亚马种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自然交配繁育,其杂种后代一般头型清秀,体格高大,...
22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州地区城乡居民饲养的鸡,大多数是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地方品种只有且末鸡、轮台鸡。早在1958年,巴州就引进了来航鸡,1964年引进肉用芦花鸡。1982年,农二师二十九团场从北京引进2200只星杂288鸡品种。1983年,巴州种畜场从上海引...
23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州境内的畜禽传染病有63种,有的经过多年防治已经绝迹,有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但有的传染病对畜禽危害还很大。危害较大的畜禽传染病主要有炭疽病、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破伤风、肉毒酸、菌中毒、坏死性杆菌病、李氏杆菌病、气肿疽、牛肺...
24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民国19年(1930),库尔勒普惠地区连降大雪,冻死牲畜千余头。
25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1968年6月13日,每秒39米的大风袭击焉耆县境内的霍拉山牧区,死亡马50匹、羊500只。
26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民国24年(1935)1月27日,尉犁县铁干里克发生火灾,烧死牛、羊、驴30头(只),贮存的草料化为灰烬。
27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蝗灾】 巴州蝗虫种类有22种,其中对冬牧场造成危害的主要有意大利蝗、痂蝗、戟纹蝗等。
28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狼害】 狼害对巴州牧业影响很大,每年有大量的牲畜遭狼害。特别在牧区,狼害十分猖獗,全州每年因狼害损失的牲畜上万头。1986年,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和巴仑台区遭狼害,牲畜损失1.8万头(只);且末县阿羌乡遭狼害,牲畜损失7300头(只)。19...
29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州是半农半牧区,民国及以前时期,牧业处于逐水草游牧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牧区载畜量增加和草场轮牧制的实施,部分牧业从游牧向定居放牧过渡,牧民开始营建小型临时引水渠和储水池,解决人畜饮水问题。60年代,着手修建牧区引水工程,所建...
30
知识出处: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史资料 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撰稿:阿·道尔吉翻译:尼满才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