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蝗灾与鼠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03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蝗灾与鼠害
分类号: F293;F426;S858
页数: 2
页码: 480-481
摘要: 【蝗灾】 巴州蝗虫种类有22种,其中对冬牧场造成危害的主要有意大利蝗、痂蝗、戟纹蝗等。
关键词: 和静县 平方米 防治面积 和硕县 博斯腾湖

内容

【蝗灾】 巴州蝗虫种类有22种,其中对冬牧场造成危害的主要有意大利蝗、痂蝗、戟纹蝗等。
  民国34年(1945),巴州发生蝗虫草场面积58万亩。
  1952年,和硕县三区发生蝗虫灾害面积2060亩,密度每平方米15~17只,部队和群众用4220只鸡食蝗虫,治蝗面积1400亩。
  1953~1956年,巴州牧区发生蝗虫面积99.44万亩,采用飞机撒药和人工治蝗15.47万亩。1957~1959年,和静县草场发生蝗虫面积227.75万亩。1959年,自治区民航局调派一架飞机到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治蝗,喷洒666粉43吨灭蝗。1962年,博斯腾湖区发生亚洲飞蝗群,蝗害面积3.8万亩,其中防治面积3.59万亩。1964年,和静县山区发生蝗害面积66.9万亩,采用飞机治蝗38万亩;博斯腾湖区发生亚洲蝗5万亩,防治面积4.3万亩。1968~1971年,博斯腾湖区连续4年亚洲蝗危害;和静县山区连续4年发生蝗害面积284.5万亩,防治面积9.2万亩。1972~1979年,8年和静县发生蝗害面积1075.8万亩,防治面积194.42万亩。1979年,治蝗技术人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同时用飞机喷药灭蝗,蝗虫死亡率达99.9%。1980~1985年,全州发生蝗害面积856.61万亩,防治面积242.68万亩。1986年,根据全州天然草场蝗害调查与观测,境内累计发生蝗虫面积1000万亩,实际调查面积52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30万亩,主要发生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牧区的阿木尔郭楞到合西托力盖的三秀草场上,蝗虫种类以西伯利亚种为主体,蝗虫密度平均每平方米6.3个。1987年,全州蝗灾调查面积261.4万亩,查明蝗虫严重危害面积130万亩,最高密度每平方米59个,其种类为宽须蚁蝗和西伯利亚蝗。是年,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治蝗面积10万亩。1988年,和硕县对春秋草场进行蝗情调查,受灾面积20万亩,危害严重的草场蝗虫平均密度每平方米为60个。是年,全州蝗灾调查面积467.5万亩,治蝗27万亩,其中飞机治蝗25万亩,灭蝗率93%。1989年,全州调查蝗灾面积400万亩,并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牧区用两架飞机大面积治蝗,使用农药9.44万吨。1990年,对全州七个蝗区进行蝗情调查,调查面积925.7万亩,取样点2100多个。是年,和硕县发生蝗害面积3万亩,防治1.3万亩。
  【鼠害】 巴州天然草场鼠害面积614万亩,严重危害面积4万亩,受灾最大的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和博湖县、和硕县的博斯腾湖区。和静县草原站对巴音布鲁克鼠害调查的结果表明,每亩鼠洞密度为234~1234个。1975~1983年,和静县山区累计灭鼠面积718.85万亩(次),参加灭鼠的有6564人(次),用粮食7.96万公斤、清油1238.5公斤、农药(硫化锌)6025公斤、汽车25辆(次)、拖拉机32台(次)、马车15辆(次)、骆驼42峰(次)。1984年,全州调查鼠害面积13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4万亩,主要发生在和静县协布乃尔布呼乡与和硕县包尔图牧场一分场。1987年,巴州调查鼠害面积40万亩,其中和硕县对2万亩严重鼠害面积进行了防治。1988年,全州调查鼠害面积19万亩,受害严重的和硕县包尔图牧场一分场,使用毒药2.41万片,灭鼠面积4万亩,灭鼠后1个月观察,灭鼠效果达90%。1989年,全州调查鼠类受灾面积15万亩,灭鼠面积4.5万亩,灭鼠效果90%左右。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