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兰州” 相关
共 525 条 5 / 35
6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一出袖川门,称袖川门外、西稍门外,稍西数百米为三岔路口:南路上马家坡子;北路至黄河边白云观;朝西正路通往西固城。朝西正路向西而去,缓慢下降,一过洪门子北口,坡度变大,直降到雷坛河畔,达到最低点,则是隆起的握桥,因此这段路,以缓慢下降的坡道,...
62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静宁路北起南滨河东路,南至民主西路,分为北路、南路两段:南滨河东路至庆阳路为静宁北路;庆阳路至民主西路为静宁南路。这条南北向的街道系由明清民国时期庆安门、庆安路、横街子、宣家巷、硷滩、小稍门外等老街道组成。1947年,将庆安门至横街子段改名...
6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庆安门是兰州城的东北郭城门,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6年),都指挥李进增筑承恩门(清代改为来煦门,俗称东大城门)外郭,自东至北,共长99丈多,并开9座城门,其中东北的城门叫天堑门,因为出城门就是黄河天堑,故名
6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横街子为兰州城池的东内城墙外的一条南北向街道,南至东关街(今庆阳路),北至新关街(今秦安路),位于今静宁路中段。兰州城处于东西长、南北窄的黄河谷地中,故将东西向称为“纵”,南北向称为“横”。这与传统的“南北向曰纵,东西向曰横”的说法恰恰相反...
6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宣家巷,以宣姓聚落而得名。北起东关街,南至通远门,是东南郭内的一段小巷。以众多物美价廉的小吃馆而驰名。
66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小稍门是东南郭城门通远门的俗称,之所以说小,这是因为它在兰州九个郭城门中规制最小。小稍门外,多为果园菜地,引五泉山水、阿干河溥惠渠水灌溉。
67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秦安路是一条文化路,既有书院、学校、进士等教育文化,也有三合公的饮食文化。
68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正宁路属于官驿背后的东部,呈“7”字形,“7”字的那一横,西起双城门,东到甘家巷,为东西走向,再折向南,呈南北走向,为“7”字的那一竖,抵白银路,过白银路就是中山林公园,故名公园路。1958年以甘肃省正宁县命名为正宁路。
69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柏道路东起正宁路,西至安定门外,长588米,宽4.3米。明清以来属官驿背后的西部区域,为果园菜地,依靠路南侧的溥惠渠支渠灌溉,盛产冬果梨、软儿梨及应时蔬菜,间有民舍、寺庙道观。清代后期逐渐形成东西向小街,人们以“白道楼子”的谐音,称之为柏道...
70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盘旋路位于兰州城东郊,这一带小地名叫水桥子,为菜园农田,用黄河十辆水车提灌,灌渠上架设小木桥,故名水桥子。1952年,今盘旋路中心部位有两座典型的兰州四合院,都是棋盘格大木窗木板装修房子,为苏、张两姓农户所有。
7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天水路自火车东站到教场河(黄河南河道)长2276米。天水路、盘旋路朝南为坟地,其中有陕西义园、四川义园,再南为砖瓦窑、石灰窑以及三五家民房,其间为荒滩沟壑,除晒大粪饼的积肥农民外,只有黄老鼠“啾啾”鸣叫,红嘴乌鸦“呱呱”乱噪。
72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嘉峪关路东西走向,1999年由兰州飞机场驻地拓建而成,以甘肃省嘉峪关市命名。这里位于兰州东川,东至深沟,西至排洪沟,南至将军山,北至西兰公路(今东岗东路)。
7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东起中山桥,西至拱北沟桥,长1491米,以金城关而得名为金城路。
7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汉晋以来,黄河兰州段称“金城河”,以金城县而得名。金城控河为险,藩屏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史称“河西雄郡,金城为最”。金城作为汉王朝开拓、经营大西北的前哨,丝绸之路上的黄河渡口城市,为了把守渡口,在黄河北岸,筑金城关。
7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金山寺位于金城关内侧,九州台南支脉——金汤钓末端东侧,为一背风向阳的山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在旧有佛舍三楹的基础上,扩建为金山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