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西稍门外下坡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街巷旧事》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274
颗粒名称:
西稍门外下坡子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5
页码:
136-140
摘要:
一出袖川门,称袖川门外、西稍门外,稍西数百米为三岔路口:南路上马家坡子;北路至黄河边白云观;朝西正路通往西固城。朝西正路向西而去,缓慢下降,一过洪门子北口,坡度变大,直降到雷坛河畔,达到最低点,则是隆起的握桥,因此这段路,以缓慢下降的坡道,俗称“下坡子”,官名握桥街。但是,老百姓依然亲切地称呼为下坡子。
关键词:
城市街道
临夏路
兰州
内容
一出袖川门,称袖川门外、西稍门外,稍西数百米为三岔路口:南路上马家坡子;北路至黄河边白云观;朝西正路通往西固城。朝西正路向西而去,缓慢下降,一过洪门子北口,坡度变大,直降到雷坛河畔,达到最低点,则是隆起的握桥,因此这段路,以缓慢下降的坡道,俗称“下坡子”,官名握桥街。但是,老百姓依然亲切地称呼为下坡子。下坡子南北两面多为铺面、山货铺、车马店,还有庙宇。1942年,将西稍门、握桥街以及握桥以西路段改为定西路。 袖川门外路南第一家为杨家脚骡店,东至城门,西至马家坡子溥惠渠东沟沿,背靠城墙。大车门两侧为铺面。进门上房破五间(东西两侧房间略小),为双流水瓦房,东西厢房各五间。后院为槽头。店主杨姓(名生周),皋兰县西乡三条岘南的大台子(今属永靖县)人,道光年间来此开店,咸丰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城里开店,北山置地,店内饲养上百匹骡子,经营货运和客运。货运由健骡驮运,客运可骑骡,也可乘坐两头健骡前后驾辕的驮轿,俗称“架窝子”。人称“杨大帮”,与兰州其他脚骡队结帮,由武艺高强的杨家老二保镖,南路跑河州,到汉中,下四川,西路跑河西、青海,北路上宁夏,东路下关中。一趟来回,跋山涉水,骡子掉膘乏困了,就赶到北山西岔团庄的杨家庄窠(在今皋兰县)圈养,好草好料,足量饲养,数月膘肥肉壮,再赶进城里,再负重服役。杨家脚骡店凭借后勤基地支撑,自然生意兴隆,银子赚得满缸满钵,富甲一方。有道是盛极必衰。同治年间在杨家丧事上,杨老二因琐事,失手打死人,皋兰县将其拘禁,罚巨款,令杨家修补城墙,修路,铺设石板,终将家产赔光,捡了一命。 杨家店西为马家坡子,其北口自东向西,街南依次为百货店、两层木楼的食品店(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团结公司食品商店)、孔家车马店、丁家鞋匠铺、太清宫、洪恩街(洪门子)北口、中药铺、山货铺、肉架子,杨百合铺、车马店、握桥。街北是北园,庙巷子,沿街面多二层木楼铺面。 所谓肉架子就是卖猪肉的铺子。铺面门口栽置“冂”木架,横木上安装七八个铁钩,悬挂着半扇子猪的胴体,外皮白净,红白相间的即是“五花肉”,还有膘厚数寸的肥猪肉。将经营者的姓氏冠于“架子”前,即是肉铺的俗号,这里有两家肉铺,称“吴架子”“刘架子”。山货铺中最著名的是百合铺,位于路南稍西,笸篮里摆满洁白如玉的拳头大百合,都是四年生的鳞茎。铺子后面是宅院,院中囤积百合,保证长年有货。经营者为杨万贵,人称“杨百合”,就是因为他的缘故,使兰州百合销往全国各地。杨万贵晚清民国时在世,兰州黄峪沟人,很有商业头脑。他率先收购百合,首选西果园一带二阴山区所产地道百合,率先在铺子里零售整卖,获利很大,遂大量收购。秋后,西果园一带农民挖出四年生足年百合,装置木驮桶中,由驮骡、驮驴运至下坡子,卖给杨百合。杨百合则将百合贮藏在院内席棚下,各个头朝下根朝上,一层一层码起来,用以抑制百合萌动发芽,避免消耗养分,保障品质;外面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用以防冻保暖保持水分。由于下坡子毗邻握桥、金天观,各地游客览胜之余,顺便买几斤百合,回家享用、馈赠亲友,兰州百合遂被国人知晓,交口称赞。下坡子一带山货铺竞相经营百合,使之成为兰州百合的集散地。 百合铺西接近雷坛河处是一家一院三进的车马店,大门二层木楼,楼下大车门洞开,中间有两个过厅,均为两层木楼,将院子隔为三个院落,东西两侧为客房,后院为槽头。这是河州、洮岷一带客商及马车、驮骡的歇息之处。 路北即是北园,为果园菜地,沿街是二层木楼的商铺。东头有窦家山货店,西头有羊肉泡馍铺。正对洪门子之处是庙巷子,巷深百十丈,巷尾是西岳庙。乾隆时主持刘道人能武术,珍藏一柄肃王宝剑。乾隆末,乱军过下坡子,攻袖川门,火烧西关,杀人劫掠。刘道人披发做法,踏罡步斗,口念咒语,持剑刺死一人后,引来乱军围攻,寡不敌众而死,嘉庆年间官府旌表为忠节志士。 入民国设立西岳庙小学,一度改为定西路二校、解放路二校。后来,拆路北铺面拓宽路面,北园果园菜地遂暴露出街面。1960年前后,在庙巷子以西一家果园内,开设畅春园茶社,茶客们在梨树荫下,躺在马扎子上,休闲饮茶。下象棋的摊子上,众人围定,七嘴八舌观棋,这个说上马踏象,那个说臭棋!炮打边士。他们比棋手还着急。还有说书的,无外乎《七侠五义》《十二金钱镖》之类的武侠评书。响动最大的是秦腔自乐班,锣鼓震天,干鼓子节奏清脆,板胡悠扬,好家引吭吼唱,慷慨悲凉。也有大男人捏着嗓子唱青衣的,凄凄切切,风情万种。 茶客一水的男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戴着蚂蚱腿大坨子石头眼镜,有的是墨镜,有的是茶镜、水晶,以饮茶谝传的为多。更有一些打小工的青壮年,端个小茶壶,时而咂几嘴,时而四处张望,焦急地等待活计。等到货主召唤,立马跟着上汽车,去装货卸货,挣几个辛苦钱,养家糊口。 畅春园以西是兰州古旧书店,出售廉价的旧书,碑帖拓片、珂罗版影印的宋元明清画册,还有大部头的木刻线装书,清代民国甘肃名人字画。同时收购古旧书籍、名人字画。这是淘宝者的阿里巴巴的山洞,买不起新书者的另一个选择,随便翻阅而营业员从不干涉,因此人很多,尤其是星期天。有教授、学者、作家、书画家、中小学老师、大学生、中学生,以及其他还在读书的人。那个时代工资低,一般人月工资也就是四五十元,还要养一家六七口人,新书一般定价几角钱一元多钱,而一斤白面才一角八分,多的人买不起新书,只好到古旧书店买几角钱的旧书。笔者曾买到一本《鲁迅杂感选集》,系瞿秋白编录作序,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版1954年第九次印刷,定价旧人民币2.8万元,就是新人民币的2.8元,这里仅卖0.68元。“文革”中期,店堂里用五合板隔建了一间内居书屋,专门出售内部发行图书,凭单位介绍信购买,有的书则要地师级单位介绍信。 古旧书店以西就是阿干河的下游雷坛河,唐代建有握桥,历代修葺,形成兰州十景之一的“虹桥春涨”景观。1952年拓建西津路时,拆除握桥,修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人称新桥,是通往西固工业区的重要桥梁。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2
本书以城关地区老路老街老巷地名为切入点、出发点,通过探寻它的由来、含义、沿革,侧重搜寻这些地名的今世前身,以及人物、事件、社会百相,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