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克拉玛依市” 相关
共 590 条 23 / 40
331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城市,各民族群众信奉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
332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前,境内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由市局党委统战部负责。
333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位置面积】 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位于东经84°44'—86°1'、北纬44°7'—46°18'之间,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托里县、沙湾县、乌苏县和奎屯市为邻。南部独山子区距市区150多公里。克拉玛依市区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公...
334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得名于市区东北角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从清末开始,在一些文献和地质地理学家的考察报告以及旅行者的游记中,对黑油山的地理位置、油苗产状、原油性质、用途和土法开采情况等都有所记载。
335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辖区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9、 130、 137团和农八师136团,属于较大规模的国营农牧团场,是以农为主、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农垦联合企业,耕地面积28046.7公顷,各种林木面积3246公顷。各...
336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1978年以前,城市基础设施极为简陋,全市无一座住宅楼,职工住房多是五六十年代的土木结构平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抓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及住宅建设入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1983年和1987年先后编制和修订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337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住宅建设】1956年8月全市第一批简易住宅建成。1979年以前,市区除少数公用设施是楼房外,居民大多都住在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土木结构的平房或“地窝子”里。1979年以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据1989年底统计,完成工业...
338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除石油工业外,其他工业生产薄弱,环境容量大,自净能力强,加之工业布局基本合理,企业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全市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建立监测站4个,拥有仪器设备价值总额达150多万元,其中环境保护工作人员127人,科...
339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建市30年来,克拉玛依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为石油生产和人民生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40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商业是随着油田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30多年来,各族商业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油田生产、生活服务,为油城建设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341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随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克拉玛依粮食局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
342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的集体商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供销系统,包括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单位;二是劳动服务公司及所属的商业企业。
343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1958年建立财政机构。财政体制走过了由供给型财政到建设型财政,由“统收统支”转为“定收定支、超收分成、年一定”的变化过程。1986年开始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核定上解基数环比增长上解”的财政管理体制。
344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52年在独山子矿区建立第一所小学开始,当时在校学生194名,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教师8名。截止1989年,全市有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19所,职业中学13所,技工学校3所和小学27所,共有在校学...
345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 类型: 正文
克拉玛依市现有群众艺术馆1座和影剧院、俱乐部27个、电影发行公司一家、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一个。1986年成立克拉玛依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戏剧、电影、电视和书法8个分会,创办刊物有《克拉玛依文学》和《克拉玛依...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