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1825
颗粒名称: 集体商业
分类号: F426;F326;F721
页数: 5
页码: 30-34
摘要: 克拉玛依市的集体商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供销系统,包括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单位;二是劳动服务公司及所属的商业企业。
关键词: 劳动服务 畜产品 供销社 克拉玛依市 供销合作社

内容

克拉玛依市的集体商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供销系统,包括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单位;二是劳动服务公司及所属的商业企业。
  克拉玛依市供销社是由国营商业中分出的,它的前身是市商业局日杂土产公司。为了加强对农牧区的服务,发挥农村商业主渠道的作用,1981年正式成立市供销合作社。近年来,该社逐年增加网点,扩大销售,已成为油城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市劳动服务总公司成立于1983年4月,劳动服务总公司下辖供销公司,各级劳动服务公司也有相当数量的商业网点,这些网点构成全市集体商业的又一重要部分。到1988年末,劳动服务总公司已有商业网点34个,年销售额7652万元,为油城人民的生活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市供销合作社】 克拉玛依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81年8月,是以农牧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有职工218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52人,占23.8%。全部资产1270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77.6万元;固定资产442.4万元。有各种机动车18辆。所属两个公司,1个批发部,6个零售商店,3个分店,两个代销点,两个废品收购站,4个畜产品收购站,1个畜产品代购点。其经营范围包括:日杂土产、干鲜瓜果、干菜调味品、棉麻农资、 日用百货、五金交电、针纺织品、糖烟酒、茶叶、皮毛毡裘制品以及畜产品收购加工、调拨、废旧物资回收等。1981年,该社经营品种200多个,年营业额317万元;1988年,经营商品品种3500余种,营业额达2068万元。8年累计上缴利税332.8万元,固定资产增加11倍多。
  近几年来,该社试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方面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经营承包,明确岗位责任,同时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拉开奖金档次,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发了职工谒诚为顾客服务的劳动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市供销社茶叶畜产品公司】 克拉玛依市供销社茶叶畜产品公司是在原克拉玛依市对外贸易局移交给供销社的内销业务基础上,于1985年成立的。现有职工55人,固定资产59万元。有4个畜产品收购站,1个代购点、两个商店、1个分店,分布在几百公里长的战线上,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服务网络。
  该公司以克拉玛依为依托,采取灵活的收购政策和工作方式,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8年,收购各类畜产品252万元,比1987年增长62%。羊毛和山羊绒收购创历史最高纪录。实现利润42.5万元,比上年增长34%,人均创利6071元。
  根据畜产品放开经营的政策,针对畜产品分散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情况,采取定点收购,流动收购与委托代购的方式;分等与混等收购相结合,固定价与浮动价相结合的收购办法,深入乡场上门服务,保证畜产品的货源。在畜产品收购中,为巩固货源,采取先期发放畜产品预购订金的办法,赢得了信任。他们严格执行畜产品加工生产定额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畜产品的成品率,使细特级羊毛达40%,全年调拨一等以上羊皮达80%。在肠衣加工方面,加强责任心,严格操作程序,努力提高原肠利用率,提高出成率0.49成,节约原肠3794根,达13167.90元。
  全市主要商场(店)情况见表4。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市》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地:1990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丛书•克拉玛依市》,再现了克拉玛依的古今风貌,歌颂了克拉玛依人艰苦奋斗的英雄业绩。该书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等形式,较全面地介绍了克拉玛依市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并着力突出克拉玛依油城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