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1827
颗粒名称: 财 政
分类号: F812;F127;F810
页数: 2
页码: 35-36
摘要: 克拉玛依市1958年建立财政机构。财政体制走过了由供给型财政到建设型财政,由“统收统支”转为“定收定支、超收分成、年一定”的变化过程。1986年开始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核定上解基数环比增长上解”的财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 国库券 累计收入 克拉玛依市 价格补贴 财政收入

内容

克拉玛依市1958年建立财政机构。财政体制走过了由供给型财政到建设型财政,由“统收统支”转为“定收定支、超收分成、年一定”的变化过程。1986年开始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核定上解基数环比增长上解”的财政管理体制。
  建市31年,全市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平均每年递增9%。198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78亿元,减去上解中央的1.6亿元,比1958年财政收入98.8万元增长255倍。1989年财政总支出完成5687万元,比1958年总支出44万元增长128倍。市财政31年累计收入完成24.64亿元,其中上解中央6.2亿元,上解自治区14.7亿元。
  克拉玛依市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1年,生产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11年财政收入达16.58亿元,超过过去20年累计收入7.49亿元的2.21倍。11年累计上解13.9亿元,比过去20年累计上解总和6.92亿元还多6.98亿元。
  在财政支出中,全市坚持过几年紧日子的原则,保证行政经费和文化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保证财政价格补贴和环境专款支出,适当安排城市建设和基建支出。1989年总支出的5687万元中,行政文教事业费支出1312万元,占23.07%;财政价格补贴1251万元,占22%;专款支出536万元,占9.42%;城市维护费875万元,占15.39%;基本建设、挖革改项目638万元,占11.22%(全市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见表5、表6)。
  从1975年到1989年,由财政投资的基本项目40余个,总投资575万元,其中一些项目已逐年收回投资。
  从1981年起,市财政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试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预算包干办法,扩大各单位管理财务的权限,节约了行政费用。
  近几年来,全市除把逐步提高职工工资列入预算内的支出外,政府还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人民生活必须品的补助。1989年用于粮食补贴706万元,用于肉食补贴481万元,用于蔬菜补贴78万元,用于煤炭补贴9万元。这些补助可使全市每个居民每年享受生活必须品补贴64.9元以上。
  近几年还努力完成推销国库券任务,为四化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1989年,全市推销国库券任务为2465万元,实际完成2846万元,增长115.46%。从1981年到1989年的9年中,上级分配的推销任务累计为11555万元,实际完成12870万元,超额1315万元(1981—1989年国库券完成情况见表7)。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市》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地:1990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丛书•克拉玛依市》,再现了克拉玛依的古今风貌,歌颂了克拉玛依人艰苦奋斗的英雄业绩。该书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等形式,较全面地介绍了克拉玛依市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并着力突出克拉玛依油城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