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7154条
基础文献
46条
析出资源
5134条
图表
3500条
人物
17438条
机构
331条
事件
8条
地名
2条
专题
474条
作品
206条
实物
1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商业志
大里王氏宗譜
嶺口村志
宁海县民政志:198...
宁海盐政志
宁海县邮电志
宁海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宁海县水利志
程氏宗谱
岭南村志
浙江大梁山集团志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县民政志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白石村志
大畈胡氏宗譜
宁海县粮食志
宁海南门村志
宁海县电力工业志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
宁海城关镇志
宁海县志1987-2...
白溪水庫志
高塘婁氏宗谱
台甯胡氏宗譜
旗山馮氏宗譜
山头王氏宗谱
储氏大宗宗谱
寧海現代人物誌
宁海县工商行政管理志
宁海县政协志:200...
宁海县教育志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北湖村志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政协志
东南溪村志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宁海县国土资源志
宁海县志
宁海县地名志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工会志
四明碧溪孙氏宗谱
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63
/
1811
93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图书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建国后,宁海县图书馆经历了多次沿革,藏书量逐渐增加,开展了丰富的借阅、讲座、辅导等活动。1988年底藏书达83076册,全县有图书室多个。图书馆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函授教学,提高了管理员素质,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
932
(一)馆、室沿革及活动概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图书馆自1950年建立以来,历经多次变革与发展。至1988年,全县多数乡镇建有图书室,藏书丰富。图书馆开展多项活动,获得多项荣誉,包括被评为省级文明图书馆,馆长及部分员工也获得个人荣誉。
933
(二)、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起,台州专署为图书馆提供经费购买图书。1951年,文化馆图书阅览室开始有专人管理,随后人员有所变动。1952年,省文化局拨款用于修理馆舍和添置设施。图书馆在人员和经费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934
(三)、藏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起,图书室藏书量逐年增加,从初期的4000册旧书、线装书,到1951年新图书增至1000册,再到1988年底藏书达到83076册,1989年底增至87725册。图书室还设有外借书库和流通站,方便读者借阅。
935
(四)、业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图书馆业务包括采编、借阅、讲座和辅导。采编方面,采用《中图法》分类编目。借阅人次和册次逐年增加。讲座活动丰富多样。辅导工作包括建立农村图书网、举办培训班等,促进基层图书工作发展。1988年长街镇成立万册图书馆。
936
第三节 区、乡(镇)、学校图书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区、乡(镇)图书室自1950年代起逐步建立,数量逐渐增加,包括农村、大队、个人图书室。学校图书室也有发展。历代私人藏书楼如缑城书院、力洋叶氏藏书楼等也曾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937
第八章 图书发行事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图书发行事业历经发展,建国前有多家书店经营图书。建国后新华书店宁海支店成立,逐步建立农村图书发行网络。1980年代后,发行量剧增,服务方式多样化,形成完整图书经销网络。农村供销社和个体书摊也成为重要发行渠道。
938
第一节 建国前的图书发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建国前图书发行始于1905年的“翰香”纸店,后有多家书店如文宝亨、芸香、源来书局、益民书店等相继开业,经营图书、教科书等。抗战时期有联营现象。1938年开设“抗建书店”传播马列主义。1942年文源纸店开业。1944年中国文化服...
93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图书发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建国后,宁海新华书店建立并逐渐扩大规模,形成农村图书发行网络。经营管理逐步完善,开展多项优惠活动和图书展销会。服务方式多样化,形成图书经销网络。1980年代发行量剧增,农村供销社和个体书摊成为重要发行渠道。
940
一、新华书店的建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新华书店宁海支店建立,配合政治运动发行相关书籍。后逐渐在各区设立代销处和书店。1956年,根据指示在各区供销社建立图书发行网点。1958年,扩大营业场所,并尝试发展“公社书店”,后因困难停止。
941
二、经营管理概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新华书店经历多次变革,发展农村图书发行网络,开展多项优惠活动和服务方式。1980年代后,发行量剧增,服务方式多样化。1986-1989年,农村供销社和个体书摊成为重要发行渠道,全年总发行量达260万册,农村占比45%。
942
第九章 广播 电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乡(社)转播放大站为基础的广播宣传网。它在党的各个时期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地区文明建设。
943
第一节 广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广播事业经历了从收音站到广播站的发展,乡镇广播站也逐渐成立。广播设备不断更新,线路和喇叭数量大幅增加,实现村村通广播。经费分级负担,广播时间逐渐延长,自办节目增多。宁海广播转播台建立后,覆盖范围扩大,技术不断提升。
944
(一)县收音站的创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宁海县建立收音站,初期由任燕棠负责,使用干电和蓄电瓶两用的五灯收音机及国民党移交的收音机。收音站主要任务是组织收听讨论和提供时事资料。工作人员每天收抄《新华社》消息,每周有三次讲座,并送收音机上门服务。
945
(二)县广播站的建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5年宁海县筹建广播站,1956年开始试播,后正式播音并增加自办节目。1958年“大跃进”期间广播频繁。后历经变迁,1963年设多档节目。文革期间广播站陷入派性活动。三中全会后广播宣传恢复。1984年广播站改属文广局,后获多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