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国后的图书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6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建国后的图书馆
分类号: G25
页数: 7
页码: 82-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建国后,宁海县图书馆经历了多次沿革,藏书量逐渐增加,开展了丰富的借阅、讲座、辅导等活动。1988年底藏书达83076册,全县有图书室多个。图书馆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函授教学,提高了管理员素质,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宁海县 图书馆 建国后

内容

(一)馆、室沿革及活动概况
  1950年8月,接收前民众教育馆图书室《万有文库》3531册、《小学生文库》577册、《文化教育》等65册,新添图书257册。借缑中校舍为图书室,并征得乡下藏书48箱:城关二亩园“夕可轩”藏书50箱。1951年6月,收到省立浙江图书馆赠送新文化图书687册。华东文化部赠送新文化图书364册。自购图书157册,共有图书1190册。7月,图书阅览室迁到关岳庙,10月,举办画报拆散分页展览,展出地点:文化馆、总工会、宁海中学、城西小学、城中小学等处,参观者3000人次。1952年2月,长街、大蔡试办文化室,各有图书300册,并办理省拨图书,分给长街区128册、黄坛区156册。1953年2月,省文化局发下文化挑。8月20日,文化挑送到长街、大湖等村,放映幻灯、出借图书,深受群众欢迎。
  1958年1月,整理通俗书刊850册,分发各区民校。县机关单位亦发起赠书活动,把文化送到农村。全县共有图书室150个。1961年7月,“清理坏书、充实好书”。1964年2月,县图书室举办图书报刊和连环画阅览。全县有国办文化站:岔路、长街2个。民办区文站桥头胡、深甽、力洋、一市等4个。1965年,全县民办文化站5个,县流通图书站210个(其中农村205)。
  “文化大革命”后,图书室经过整顿,重新对外开放,书库藏书9000册。其中可向群众流通借阅计6500册。1978年4月,县委宣传部批准宁海县图书馆正式建制,与县文化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0年,开展暑期小学生借阅服务工作。开辟少年儿童图书室,建立农村流通书库。1982年4月,贯彻中央,取缔黄色书刊。1983年3月,县图书馆评出1982年度先进集体。基层有长街区图书室、回浦公社文化中心图书室、深甽区社联办图书室、山头大队图书室。4月,编印《图书与读者》(季刊),内容“总结交流图书馆(室)工作经验”:“如何发展图书事业”、“介绍图书知识”等。举办部份农村图书室管理员业务培训。7月,县委宣传部提出对不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图书处理意见:同意县图书馆清理的书刊目录170册,采取分“流通”、“内部参考”、“暂不外借”等三种办法。9月,县人民政府通知:授麻伊民、倪立兴技术职称为助理馆员。11月,图书馆和县广播站联合举办《振兴中华读书书评》评奖活动。12月,浙江省文化厅表彰本县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览室为先进集体,贯彻清除精神污染。省图书馆召开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和理事会。王兴满撰《谈谈我馆是怎样开展藏书建设的》论文出席了会议。人物通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文章,记东吕退休老工人吕增兴义务坚持九年摆图书摊的事迹。在省图书馆学会会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第四期发表。1983年县图书馆被评为先进单位。1985年2月,宁波市图书馆学会成立,本县图书馆王兴满、麻伊民、倪立兴、齐则琰被吸收为会员,王兴满当选为市学会第一届理事,3月,成立“宁海县图书馆信息服务部”。5月,举办文化、教育、工矿三大系统图书管理员业务训练班,学员30人,邀清宁波市图书馆馆长李克西、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茅振芳讲分类编目课。1985年10月,公布张晓邦、王兴满为县图书馆副馆长。王兴满撰写《略论县级图书馆的特点及其改革》论文,在省图书馆学会会刊上发表。1986年5月开始新建四层图书馆大楼于跃龙山麓,至1987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2113平方米,内有书库可藏书30万册,设有讲座厅、信息服务部各一,并辟有报刊阅览、少儿阅览、参考资料阅览、外借图书、采编、复印等室。11月,由邑人张明养介绍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馆名,并获得全国红学主席冯其庸和著名学者钱钟联题字。
  1987年12月,宁波市科技委员会、宁波市文化局在全市图书情报资料工作评比中本县图书馆获一等奖。1988年4月,图书馆举行建馆十周年纪念活动及广场仿汉白玉雕像落成剪彩仪式与建馆十周年成果展览。
  1988年,确立岗位责任制,大力开创文明图书馆活动。全县48个乡镇,有图书室的43个。藏书总数为:58796册。管理员35人。村级图书室116个,藏书51198册。青珠乡图书室积极提供科技图书资料,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受到市文化局的表彰。年终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并评为1988年度省级文明图书馆,授予铜质奖牌和《荣誉证书》,馆长王兴满被评为1988年省级创文明图书馆活动先进工作者。麻伊民、倪立兴被文化部授予从事图书馆工作30年以上的图书馆工作者《荣誉证书》。
  (二)、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
  1950年,台州专署拨给大米15000斤,折价购买图书220种。
  1951年1月,文化馆图书阅览室由滕士平负责管理图书工作,2月,林远飞从台州师范分配到文化馆,安排图书工作,1952年林远飞他调,麻伊民调入。9月,省文化局拨款1051万元,修理馆舍,添置图书阅览室和办公室。
  (三)、藏书
  1950年参考图书室4000册,多系贵重线装书。不作出借。出借图书采用开架式,凭保单制。区乡读者在5日内能送回者亦可出借。出借图书并限在解放后出版新书和经检查的《万有文库》读物。年统计:外借室有藏书23类。合计427册。阅览室期刊26种,51册,1951年现藏新图书1000册。1952年,图书室藏书:旧书671册,线装书48箱。外借书库藏书2605册(其中包括连环画295册)。1965年藏书4500册,区办文化站藏书3000册。全县属流通站210个。1977年藏书9800册,报刊21种。1988年底止计藏书83076册。1989年底,经统计藏书87725册。
  (四)、业务
  1.采编
  1951年,新购图书157册。10月,购入宣传《婚姻法连环画》14册,并与其它图书451种,共计537册。是年共购图书708册。其中工农读物占60%,理论与文艺书籍各占20%。对“文革”期间的图书进行清理,清除“四人帮”“评法批儒”、“黑班子”的书刊计5000册。开放“文革”以前禁闭的图书1000多册。藏书按《中图法简本》进行分类编目。并对1970年以来的期刊作清理和装订为合订本。8月按《中图法简本》分类编目图书计6000册。1980年,采购新书300册。全年共采购2907册分类编入库。1988年4月起,县图书馆原采用《中图法简本》分类,改用《中图法详本》分类。全年分编入藏图书4610册。其中本年购入新书2975册。修订《藏书工作细则》,1989年4月,继续清点农村流通书库图书2226册。5月,建立少年儿童外借书库。
  2.借阅
  (1)外借 1951年10月,图书外借2000余人次,集体借书11次。有:黄坛溪头陈文化站汪家小学、六兴、杏树、石叶、杨柳、范家、园圃、中南等村,每次借书少至20册,多至60册。均系通俗读物和连环画。全年个人借书学生、待业人员和知识分子占40%,妇女占15%,干部占25%,农民占20%。1956年,全年外借图书8000册。1959年在大跃进运动中借书9150人次,13650册次。1965年全年借书24600人次,9500册次。1978年借出36000册次,1980年全年发放普通借书证540本,科技借书证10本。1982年全年外借图书22522册次。1983年全年开放314天,出借27609人次。1984年全年开放348天。外借27720人次。37971册次。1985年发放借书证1934本,开放352天,外借27365人次,43826册次。1986年,全年发放借书证1949本,其中文学1216本,科技457本,少年儿童276本。共外借15800人次。16590册次。1987年,全年发放借书证1770本,外借图书15240人次,18378册次,1988年,全年共发放借书证2169本,开放275天,每周开放48小时,计外借22700人次,27630册次。日平均83人次,100册次。
  (2)阅览 1950年图书阅览室有大小报纸11种(份),刊物10余种(分),每日读者多时200人次以上,以解放军、学生居多,工人、商人次之。1951年9月,增开晚间阅览,时间6时30分至8时30分。每晚读者在80至90人次以上,其中学生居多。10月阅览室陈列60至70册连环画。每晚调换部份新连环画。夜间开放:从阅览者中约请宁中学生1人,小学生2人,协助管理和维护秩序,阅览者比例:农民15%,妇女10%,小学生25%,中学生15%,干部15%,失业职工和知分子20%。1952年,每日阅览者八九十人。1956年全年图书阅览1440人次(册),1957年,全年阅览1300人次,5800册次。1983年6月1日,举办儿童图书阅览专场,接待小读者773人次。阅图书1490册次。1984年报刊阅览室全年开放349天。借阅16577人次,62793册次。1985年,全年阅览23072人次63411册次。1986年报刊阅览全年10580人次,39870册次。1988年全年开放303.5天,阅览17278人次,51834册次。1989年(上半年)开放181天,阅览12949人次,25366册次。
  3.讲座
  1962年9月,于休假日举办“国际形势”、“创业史”、“红岩”等讲座活动,1978年,举办报告会、故事会共20次,1982年5月,县团委、教育局、图书馆联合举办《红领巾读书奖章》讲座,7月县图书馆和总工会联合举办《图书阅读文学辅导》讲座。9月,县团委、总工会、图书馆联合举办《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讲座,四讲:第一讲王式耶、听众450人。10月,由地区《青少年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巡回宣讲团主讲,听众300人。1983年1月,举办《破除迷信》。2月举办《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辅导讲座;3月,图书馆、县团委、总工会联合举办《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讲座,听众350人。1984年3月,图书馆、总工会联合举办《振兴中华、我爱家乡》读书辅导讲座;参加听讲43人,12月,举办《四有教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讲座。
  4.辅导
  县图书馆把建立农村图书网作为业务辅导的主要组织工作,每年制订计划,总结评比,表彰先进,进行政党性的业务辅导。
  1964年4月,桥头胡区文化站辅导当地民校对县团委赠书作了安排。5月,桥头胡区文化站重点辅导了黄墩公社、桥头大队、西边大队俱乐部读报工作。1980年,全县有大队图书室41个,进行走访与辅导。1981年6月,县图书馆与工人俱乐部联合举办第一期厂矿企事业工会图书工作业务讲习班,进行《中图法》分类辅导。学员31人。并参观了县工人俱乐部图书室,宁海中学图书室,县图书馆和电力公司图书室。11月,辅导茶院文化中心。
  1982年以来,举办农村图书工作现场会,基层管理培训班共12次,参加人数378人次。全县普及乡级图书室。1983年起,办《图书与读者》简报(季刊)27期。编发《跃龙书评》300册和《名人论图书与读者》资料100册。
  1988年,举办省图书馆中专函授教学班学员12名,至1989年,已有乡级图书室23个,藏书46895册。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15名,并鼓励建立家庭和个体户图书室以及农民读书协会。同年9月,长街镇成立万册图书馆,设专职管理员2名。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文化志》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文化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