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56 / 3354
532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横渠易说》卷三《系辞上》此条是对《周易·系辞上》关于“神”的解说。
532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张载《性理拾遗》张载关于心的概念,不指器官而言,是本性与知觉的结合。
532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张载《性理拾遗》大凡世间万物无不具有天地本善之性,此性或通透、或蒙蔽、或开畅、或闭塞之种种不同,所以有了人和物的区别。
532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卷记述了朱熹近思录为学大要其中包括《通书·志学》、《通书·陋》、《程氏易传·复传》、《程氏易传·颐传》、《程氏易传·震传》、《程氏易传·艮传》、《二程遗书》、《二程外书》、《程氏易传·夬传》、张载《正蒙·诚明》、《程氏易传·坤传》等等。
533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周敦颐《通书·志学》周敦颐说:圣明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天人,贤能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圣人,普通的士人希望自己成为贤人。
5331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周敦颐《通书·陋》圣人的学说从耳朵里听进去,记在心中,蕴含于自身则成为德行,实行起来则成为事业。那些认为学习圣人之道仅仅是学习圣人之文辞而已的人,太浅陋了。
5332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八《颜子所好何学论》人们学习不是求得自我修养的提高,而是去读些他人的东西,认为博闻强记、巧文丽辞是学问之工,把言辞修饰得繁富华丽,这样的人少有能学得圣人之道的。
5333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二《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本条乃改编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一文而成,文字略有出入,删去了最后一节。程朱学派称此文为《定性书》。所谓定性即定心,使心不动。
5334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九《答朱长文书》朱长文:字伯原,号乐圃,苏州人。
5335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乾传》内部忠信的积累,是进修自己德行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言辞,确立至诚的心志,是保有德业的根基。
533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坤传》按《周易·坤卦》六二爻辞之“直、方、大”,本为对坤所象征的大地特征的表述,这里引申以论德行修养:敬则“直”,义以“方”,内外夹持,德行崇盛,不用着意追求“大”就自然“大”了。
533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无妄传》本条乃摘编《程氏易传·无妄》而成,个别文字与原文有出入。
533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大畜传》人的品德学识的积蓄,通过学习而丰富,学习的方法,在于多了解古代圣贤的言论与行事。
533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咸传》此条据《程氏易传·咸传》之《象》传及九四爻传改编而成。
534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蹇传》此条是摘编《程氏易传·蹇·象传》文字而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