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790条
基础文献
19条
析出资源
12423条
图表
4604条
人物
20672条
机构
2740条
事件
12042条
地名
858条
专题
5133条
作品
1815条
实物
48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德化县志
安溪县志
德化县志1988—2...
南安市志.1989—...
南安市志.1989-...
晋江市志(1988-...
德化县志.1988-...
晋江市志
永春縣志
晋江市志(1988-...
泉州市丰泽区志
晋江市志:简本
安溪县志(1991-...
惠安县志
晋江市志(1988-...
石狮市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安溪县志 下册
鯉城区志
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56
/
4053
56326
安溪县婚俗纳妾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纳妾封建时代,男人常多妻妾。民国初,县内豪强常靠权势、金钱,占民妇,迫民女为妾(俗叫小姨)。小妾社会地位低。古纳妾叫“纳庶”,不能与正配平等。解放后实行一夫一妻制,已不见有人纳妾了。
56327
安溪县婚俗进赘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进赘男到女家承接其宗祧,叫“进赘”。进赘家叫“招赘”。也有与其家死了儿子的媳妇结婚的,叫“接赘”。进赘、接赘婚后生子女,若议定承两家宗祧的,叫“两承双头顾”。解放后,改变旧观念,提倡男到女家落户,已形成社会新风尚。
56328
安溪县婚俗童养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童养媳也叫“苗媳”。将女儿给人家作“苗媳”,长大了,多与其家儿子结婚。先回母家,按嫁女仪式嫁到男家的;也有不回母家,于喜期清早与其家儿子一同“上头”成婚的,但也有其子和童养媳平时不相爱,而把童养媳另嫁他人。
56329
安溪县婚俗嫺婢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嫺婢过去,有钱人买穷人的女儿作为嫺婢,有的随富家女出嫁,叫作随嫁嫺,有的另再择配。但社会地位低。1950年后,已没此俗。
56330
安溪县婚俗嫂就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嫂就叔就是大哥死了,嫂尚年青,而与“小叔”结婚的。传统观念,大伯丧妻不能与死了弟弟的小婶结婚。
56331
安溪县新式婚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文明婚礼30年代,县城、蓬莱、湖头、官桥等地就有少数学人,借用学校或布置自家厅堂,举行“文明结婚”礼。新郎、新娘盛装,司仪唱礼:(1)婚礼开始,(2)奏喜乐,(3)证婚人入席,(4)介绍人入席,(5)来宾入席,(6)主婚人及亲属入席,(7)...
56332
安溪县生育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胎忌妇女怀胎后,禁忌和另一孕妇同坐一条椅子,也不同一床沿就坐(意避盗胎);禁忌观看提线木偶戏,更不看奇怪的马戏或猴戏(避怪胎)。 “落土”(出生着地之意)不管生男生女,都在房中备一小桶,桶上铺着米筛,筛上排着五碗或七碗的油煮的乾饭和一大盆...
56333
安溪县寿庆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生辰俗叫“生日”。从周岁后的每一年生日,一般都给孩子吃两个熟蛋,男孩长到十六岁,古称“成丁”,有的宰猪“谢天”,少数还宴客。俗例,外祖家要赠布送蛋为外孙祝贺。二十岁、三十岁的生日,大都只有自家小庆,姑姨舅妗;亲戚姐妹,依例送礼而已;四十岁,...
56334
安溪县丧葬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墓地古话“人死以土为安”。人死后由儿子托亲请“堪舆家”(风水师)。拣择穴池(风水)筑墓。较富的,常于生前备好棺槨衣衿,且筑“生坟”(俗叫寿域)。县内龙涓一带,是由死者的长子带亲族,上山找“风水”,看那地方可以。亲手锄掘三下,就算定位。筑墓时...
56335
安溪县家祭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家祭包括家祭、墓祭和祠祭。家祭中又包括忌辰及每年的清明、中元节和除夕。墓祭即远祖、近祖墓较远者,每年由轮值者主办。墓祭本甚风行,而自60年代“破四旧”期间,墓地多无存,祭礼已无凭依而自消减。至祠祭,俗即祭祖,一般只主祭就位,跪,上香,奠酒献...
56336
安溪县公祭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集体致祭称为公祭。如祭乡贤,或祭有功德于地方,及乡中齿德兼优者,其仪式(一)祭礼开始。(二)全体肃立。(三)主祭者就位。(四)陪祭者就位。(五)与祭者就位。(六)奏祭乐。(七)上香。(八)献花。(九)读祭文。(十)读诔词(或从略)。(十一)...
56337
安溪县建房习俗定向破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过去人们盖房屋,都要请“风水先生”(堪舆师)择测基地,用“罗庚”(罗盘)勘定坐向,安装“合砖”,再择吉日“破土”动工。
56338
安溪县建房习俗“修规尾”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房子开工砌基、舂土墙(或砌砖墙),工序做到正厅两边墙的中尖峰,叫“修规尾”,俗语:“修规尾,吃鸡粿”,主人家要宴请工匠,酒筵必具鸡和糯米制的甜“软丸”,土俗叫“软粿”,并且要送“红包”。
56339
安溪县建房习俗“升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升中梁,是建屋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升梁要择吉日,梁中包红布,两端悬一对灯笼和红纸贴书写“升梁大吉”和“添丁进财”字样,并备新花布给匠师吊升中梁,所有木匠,也各给“汗巾”与红包彩礼,且宴请所有匠工,酒筵中必具“鸡粿”,请亲友作陪,亲友则送灯...
56340
安溪县建房习俗迁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新宅建到一定段落,(一般是五个外门先装好),便可先迁居,俗叫“徙新厝”。主人要全新制备一套家具,并贴红联、春米圆扎粽、蒸发糕入新宅,有的还宴客。 原住同屋的邻户,却制糯米甜丸,备一把大秤,在厅龛上点上香烛,拜请“土地公”用秤“照分”,留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