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寿庆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684
专题名称: 安溪县寿庆习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65.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生辰俗叫“生日”。从周岁后的每一年生日,一般都给孩子吃两个熟蛋,男孩长到十六岁,古称“成丁”,有的宰猪“谢天”,少数还宴客。俗例,外祖家要赠布送蛋为外孙祝贺。二十岁、三十岁的生日,大都只有自家小庆,姑姨舅妗;亲戚姐妹,依例送礼而已;四十岁,因避“四”字方言与“死”谐音,大家都不声张;五十岁,古语“半百不称寿,也不称夭”,亦多只自庆,不加夸张。 祝庆人活到六十岁,花甲已到,开始祝寿。一般由儿孙办柬贴、请寿宴,以示后继有人。以后,逢七十、八十、九十以至百岁,更可大开寿祝。 祝寿,女婿要备寿图、猪腿、线面、蛋、寿龟以及全套衣服、鞋、帽,送来寿祝,翁家宴客谢祝。 较有身份的人,还设寿堂,亲友撰寿序,送寿幛,祝寿星添福寿。有的举行拜寿,子女及婿或亲友,都来行礼拜祝,有的还请戏班演戏祝寿,寿家备筵宴客。寿宴的第一道菜,必是蛋和线面。近水春的东溪村,有的还加上糯米和糖制的“寿龟”。席宴间,有的儿孙辈还铺草席红毯于地,跪拜谢客,这时众宾离位起立(民国后,此礼俗渐简而不见)。有的子女常逐席敬酒致意。主家,除女婿外,避免收入家的礼品。家境较差的,多只略自庆祝,不加夸张。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