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公祭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687
专题名称: 安溪县公祭习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6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集体致祭称为公祭。如祭乡贤,或祭有功德于地方,及乡中齿德兼优者,其仪式(一)祭礼开始。(二)全体肃立。(三)主祭者就位。(四)陪祭者就位。(五)与祭者就位。(六)奏祭乐。(七)上香。(八)献花。(九)读祭文。(十)读诔词(或从略)。(十一)献爵。(十二)全体行三鞠躬礼。(十三)奏祭乐。(十四)礼成。 民国以来,已少见“公祭”礼,而民间大都设有“社坛”、“祭社”,由各社订期祭“社坛土地公”,还继续未废。40年代后,也渐减少、遗忘而消失,但各处约略还可看见原竖立的“某某社坛土地”等字样的石碑,留下前人“祭社”的痕迹。 安溪以前还设有社稷和山川坛,每年春秋,依例由县官率衙吏等举行祭社稷山川及风云雷电之神。而最大的祭典,是每年阴历八月廿七日(阳历九月廿八日左右)孔子圣诞,在文庙举行祭至圣先师孔子,盛大而热烈,其仪式:鼓初严。鼓再严。鼓三严。执事者各司其职,纠仪官升阶监礼,陪祭官各就位,分献官各就位,盥洗。主祭者就位。启扉。瘗毛血。迎神,乐作,鞠躬,进馔,上香。行初献礼,行分献礼,乐止,宣读祝文。鞠躬。乐作,行亚献礼,行亚分献礼,行终献礼,行终分献礼。上香,饮福受胙,撤馔。乐作,送神,鞠躬。司帛者捧帛,司爵者捧爵。 各诣燎所。望燎,复位,礼成,阖扉、撤班。祭孔之礼,除猪、羊等外,还必宰牛(其他祭礼,不能享牛)。本县孔庙,自民国七年后几年,先后南北军来往频繁,文庙时作驻军营地,龙柱、丹墀等多被拴系马匹,以后祭孔遂停止。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