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790条
基础文献
19条
析出资源
12423条
图表
4604条
人物
20672条
机构
2740条
事件
12042条
地名
858条
专题
5133条
作品
1815条
实物
48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德化县志1988—2...
泉州市洛江区志
安溪县志
德化县志
南安市志.1989—...
永春縣志
德化县志.1988-...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1988-...
晋江市志(1988-...
南安市志.1989-...
安溪县志(1991-...
晋江市志:简本
泉州市丰泽区志
惠安县志
晋江市志(1988-...
石狮市志
鯉城区志
安溪县志 下册
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27
/
4053
55891
惠安县一般服饰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末民初,官绅豪富,男的穿绸缎呢绒长衫马褂,配上碗帽、札帽、缎鞋;女的穿旗袍,佩金项链,戴金手钏、金戒指,高跟皮鞋。公教人员,男的穿机制棉布长衫或中山装、西装革履;女的穿衣裙、布鞋或皮鞋。平民大众男的穿粗布对襟汉装,头戴竹笠,足穿布鞋或拖木...
55892
惠安县特殊服饰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沿海小岞、净峰、祟武、大岞和山霞等乡镇服饰奇特,与其他乡镇迥然不同。尤以小岞、净峰颇具独特风貌。 渔区居民,以土布染红木汁缝制汉装上衣和大笼裤,俗称“讨海衫”。这种衣着便于海上生产和抗御狂风暴雨。女的穿蓝黑色粗纱布料大裾衫和宽大的折裤。节...
55893
惠安县发髻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小岞、净峰、崇武、山霞等乡村妇女发髻也与服饰一样,跟其他乡镇迥然不同。妇女发髻也有盛装和便装之分。盛装发髻俗称“大头髻”,因其形似“埔缀”(一种竹制蒸具),故称“埔缀髻”。便装发髻,俗称“〓只髻”。 旧时,妇女盛装的发髻主要是梳理费工大、...
55894
惠安县牛杂碎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县城驿口街原有一家屠牛场。每天有大量牛骨头,经烫滚熟后剔剥下来不少牛碎肉,作为初级食品,专门供应城关几户小食摊,摊主精心挑捡,把牛碎肉和牛筋(其实是牛骨头的韧带),分别作漂、发、卤、焖等加工处理,晾干后,制作佳肴,于每天傍晚时分,在街中心南...
55895
惠安县切章鱼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辋川内海的小章鱼,盛产于每年夏秋之间,城关夜市常有好几摊切章鱼的小吃担,兼销地瓜酒。切一碟小章鱼蘸着醋辣、香油,且着上姜丝,十分可口。食客像吃牛杂碎一样,就街边五脚架独坐小酌。人们羡慕说:地瓜酒,配章鱼,神仙举箸不踌躇。
55896
惠安县五花肠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这是一道风味小吃摊常见的佳肴美味。由于它味道香脆奇鲜,连新婚宴席都作为美馔选用过。外地人更是赞不绝口。原料为猪大肠、小肠,涤净后,四条小肠连接一起灌入大肠里,两端用丝线结牢。用开水烫熟,用小茴香、丁香、八角、桂皮等香料,焖至不韧不烂,切片装...
55897
惠安县桂花蠘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冬至,梭子蟹正当肥美之时,以剥净的蠘肉蠘黄(膏),掺上打散的鸡鸭蛋、芹菜段、荸荠丁,少许肥肉丁,稍为搅拌,用旺火热油煎炒,至嫩黄色,淋上加饭酒。黄、红、白相间犹如八月桂花,故叫“桂花蠘”。装盘淋上香油,浇以香菜,色味俱佳。沿海渔民炒桂花蠘,...
55898
惠安县鱼卷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崇武鱼卷,远近闻名,主料精选鳗、“狗母”、马鲛等鲜鱼捣成鱼泥,边打搅边加少量清水及清粉,然后加上油葱、姜末、荸荠和“贴灶”(扁鱼)末或海米末,卷成条状,上蒸笼蒸熟便成。清炖、油炸均宜。
55899
惠安县蚝仔煎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冬春之间,正是牡蛎最肥美的生产旺季。产区有惠北、惠东、惠南沿海等地,蚝仔煎,也适时应景相继上市。各地煎炒手艺大同小异。用料自然肥美、量多,制作较为上乘。但城关有的家庭手作也别有一番风味。地瓜粉加得多一点,再用搅碎的豆腐掺进去,煎炒出的蚝仔煎...
55900
惠安县家制鱼松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花鱼自制成鱼松,等级最高。但当今也有改用各类杂鱼制作鱼松,既经济,又可换换胃口。“狗母鱼”、“巴朗鱼”,小杂鱼也可。蒸熟后剔除鱼骨,洗净铁锅,用少量花生油加热后倒人净鱼肉,不断用蒸铲煎拨压挤,使其逐渐呈现嫩黄色。直至成赭黄色松花状的鱼茸,...
55901
惠安县春节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一年之始。古称岁首、端日。后统称春节。 除夕之夜,大户人家合家团聚围炉守岁。天甫亮,家长洗刷后在厅堂祖先或神佛前烧香点烛叩头祝告。旋即敞开大门,燃放鞭炮,称“开正”,迎春纳福。晚辈换上新衣服向长辈拜年。大人则分红包给孩子们,...
55902
惠安县上元节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元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夜叫元宵,俗称元宵节。自唐代起,是夜就有上元游花灯的习俗,故叫“灯节”。即糊扎各种花灯,或挂厅堂、房间观赏,或让孩子们三五成群提灯四处游玩。街头或举行灯谜或搭台演唱南音北管等文娱活动。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通宵,火树银花,...
55903
惠安县清明节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阳历4月5日为清明节。是日上午祭祀祖先。午饭后,家长即带领儿孙侄辈携带锄头、扫帚及红粉、桐油、藤笔、果合、纸钱和香炮等物到死去的亲人墓地祭扫、献纸钱,肃立致敬,有的还向子孙后辈简略介绍祖先的业绩,以示悼念之情。大家族举族祭拜祖坟后就墓地举行...
55904
惠安县端午节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重午节,俗称五月节。是日,家家户户门窗须插菖蒲、艾叶,室内墙角喷洒雄黄酒。小儿手结五色线,胸佩香袋,用以驱邪逐秽。缚粽子,煎麦粉和糖或咸作料搅成的“煎堆”。置办酒肉“做节”(孝敬公妈神位)。此节属烧金(箔...
55905
惠安县半年节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六月十五日,叫半年,家家户户春米粉,搓红圆,煮甜食。傍晚,还得在大门外摆菜馔,燃香,焚纸箔,敬“门口公”。沿海渔民则在船上上供祭海神天后娘娘,统称“做半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