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春节介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252
专题名称: 惠安县春节介绍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106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农历正月初一,一年之始。古称岁首、端日。后统称春节。 除夕之夜,大户人家合家团聚围炉守岁。天甫亮,家长洗刷后在厅堂祖先或神佛前烧香点烛叩头祝告。旋即敞开大门,燃放鞭炮,称“开正”,迎春纳福。晚辈换上新衣服向长辈拜年。大人则分红包给孩子们,叫“结衫带”。早餐吃完鸡蛋线面后,各自分头活动,或访亲戚拜年贺正,或邀集友伴上街、爬山、入庙游逛、听南音、入戏园、上相馆,各取所好。 是日,有不挑水、不去水井提水、不拂尘、不扫地、不动刀、剪等禁忌,生怕有伤财气。惠北有在这天“看新娘”的习俗,即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三十日娶的媳妇,给亲朋好友、邻居中未认识者再见一下面。主人家要备办糖果、水果等招待。 初二为女儿们回娘家日,并宴请女婿。 初三俗称“乞丐日”。一般不外出作客。但城关人不受此限。女儿也可带女婿为父母贺正。 初四接灶神重返人间(城关人在除夕便接灶君回宅过年)。仪式各地不同。鲜花素果,或三牲果合,点香烛,烧“金纸”,放鞭炮拜祭。 初五各行各业开张营业。机关单位正式办公,然而,因明朝某年除夕,倭寇侵扰惠安沿海,居民逃亡至初五日才回家。尔后祟武、南埔、后龙、山腰等乡镇都于此日来一次欢庆春节,补行春节祭祀,再吃一回鸡蛋线面。崇武城内的叫“吃大顿”、南埔、后龙、山腰的叫“做大岁”。这个风俗延续至今,还不受人所禁忌。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