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8208 条 293 / 2548
4381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在氛围导向上比学赶超,树立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一切有利于干事创业的新观念。他们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建立起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工作机制,大力支持、 大胆使用、大张旗鼓表彰奖励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江宁区一次拿出10...
4382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创新思路,掀起“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新热潮省委制定了山东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蓝图,确立了围绕“一个总目标”、争取“两个提前”、完特载5成“三个阶段”任务、实施“四大战略”、落实“五项工作方针”、实现“六个方面变化”的总要求、 大思路,为...
4383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我市要比学苏州、温州、烟台,赶超潍坊、淄博、徐州,力争达到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跨入山东第一方阵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全市这个目标要形成合力。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树立上赶争的精神,敢于瞄准一流目标,敢于同强者...
4384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大力度推进结构调整,是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一大特色,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速的最直接动力。但调整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我们面临的调整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进入了新一轮调整期。势头迅猛的新一轮大调整,直接决定着今后一个时...
4385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但总体上看,我们丰富的发展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独特的优势、巨大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尽快把这些优势打造成整体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是关系济宁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济宁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 最突出的就是发展空间受到煤田、运...
4386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实施新一轮战略性调整,总的把握好三个层面。以大城市规划建设为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 优化配置各类要素,把孔孟之乡独有的区位、产业、资源、品牌、交通等诸多优势,聚合为发展竞争优势,彻底扭转中心城市辐射拉动力不强的局面,形成济宁在鲁南鲁...
4387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吸引跨国公司在济宁设立釆购分部,发展采购中心式出口。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下决心培植一批能够支撑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集团,集中上一批能够代表济宁形象和实力的大项目。最近省开行的行长带领开行各方面负责同志来...
4388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举全市之力对外开放。抓好大企业产业聚集式招商和技术研发型招商,用优势企业和优势资产吸引外资,选择一批资产优、市场好、竞争力强的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面向国际大公司、大财团进行招商,使跨国公司更加便捷地进入济宁。对目前全市...
4389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以扩规模上档次为重点,全面放活、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各县市区、各乡镇要以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
4390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以大项目带动为重点,抓大投入、培植新的增长点。大企业、大项目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拉动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平台。下决心培植一批能够支撑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集团,集中上一批能够代表济宁形象和实力的大项目。今年要确保超额完成30...
4391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以园区建设为重点,构筑经济发展新载体。济宁高新区已拥有各类企业1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9家,国内上市公司投资的16家,连续5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要把各类园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使之成为经济强劲增长的一极。各县市区要...
4392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以培育五大产业链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必须作为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的工作来抓。一是抓生产基地。金乡正是有50万亩大蒜、20万亩蔬菜和10万亩圆葱生产基地的支撑,各类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到500 多家。要...
4393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以建设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为重点,繁荣发展新兴服务业。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和主体,是社会运转的主要载体,是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力度...
4394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创新优势,构建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新格局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城市化推动经济社会结构加速转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焦点和热点。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
4395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整体素质,走出一条具有济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密切产学研结合,办好第四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组织好“院士济宁行”活动,引进、转化更多的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