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一轮战略性调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369
颗粒名称: 实施新一轮战略性调整
分类号: D22
页数: 1
摘要: 实施新一轮战略性调整,总的把握好三个层面。以大城市规划建设为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 优化配置各类要素,把孔孟之乡独有的区位、产业、资源、品牌、交通等诸多优势,聚合为发展竞争优势,彻底扭转中心城市辐射拉动力不强的局面,形成济宁在鲁南鲁西南的中心地位,争当淮海经济区的龙头。要高度重视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作用,坚持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着力建设“诚信济宁”,打响孔孟国际品牌,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培育一批文化品牌,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标志工程,培植壮大一批文化集团,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以文化品位、文化竞争力的提高拉动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
关键词: 创新思念 解放思想

内容

实施新一轮战略性调整,总的把握好三个层面。在发展战略上,要把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作为一个联动互促的有机整体。以大城市规划建设为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 优化配置各类要素,把孔孟之乡独有的区位、产业、资源、品牌、交通等诸多优势,聚合为发展竞争优势,彻底扭转中心城市辐射拉动力不强的局面,形成济宁在鲁南鲁西南的中心地位,争当淮海经济区的龙头。要高度重视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作用,坚持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着力建设“诚信济宁”,打响孔孟国际品牌,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培育一批文化品牌,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标志工程,培植壮大一批文化集团,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以文化品位、文化竞争力的提高拉动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在经济布局上,要打破区划界限和地区分割,科学确立城市间功能分区定位,着力构建产业集群和经济板块。大型科研文教和旅游设施要集中设置,构筑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开发型优势项目要集中发展,建设大型煤化电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要集中布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和“生物谷”;物流商贸设施要集中建设,形成辐射鲁南鲁西南、进而辐射苏鲁豫皖的物流中心。巩固提升第一产业,增强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一二三产业比例由现有的16.4: 45.9: 37.7调整为10: 50: 40左右,使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在发展空间上,要以大气魄、大手笔迅速拉开大框架,着力扩张新城区,改造优化老城区,积极培植经济园区,发展壮大开发区,突出曲阜新区、济宁高新区两大亮点,并搞好山区、湖区的综合开发,尽最大可能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力求在更高起点、更大平台上推进济宁的大发展。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2004中共济宁年鉴》

本书主要讲述济宁市2004年的政治岗要、市委工作状况、工青妇工作、党组工作、武装工作、法院工作、执政论坛等等一些实际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