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5188 条 1601 / 1680
24001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民俗
山豆腐宴[泰山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豆腐宴历史悠久,是伴随着历代帝王在泰山的封禅祭祀活动应运而生的。封禅前必“沐浴更衣、素食洁心”,于是泰山豆腐就成为御膳的主要材料。泰山豆腐选用优质大豆为原料,采用手工石磨工艺,配以泰山泉水而成,其...
24002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民俗
泰山石敢当习俗[泰安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石敢当是石敢当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民间信仰。石敢当信仰和传说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 石敢当信仰起...
24003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民俗
东岳大帝与碧霞元君信仰习俗[泰安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神信仰习俗历史悠久,历史上有多位皇帝对泰山神进行过至高无上的加封,使泰山成为一座赫赫神山。加之远古的东方崇拜,“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博物志》),于是泰山就出现了一...
24004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民俗
松木雕刻民俗 [肥城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肥城位于鲁中的泰山西麓,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文化底蕴深厚,桃木资源丰富,为桃木雕刻民俗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 据古书记载,桃木雕刻民俗源于《淮南子•诠言》中后羿死于桃棒的传说...
24005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民俗
宁阳神童山梨花会[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神童山梨花会历史悠久。据狐仙洞石刻记载:“永乐四年,郭士贵、刘福恩等众人孟春相邀,自带酒食,徜徉梨园、眠洞涧。”永乐四年为1406年;狐仙洞位于鹿家崖山天仙洞沟南侧,由此俯瞰山下梨园一览无...
24006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民俗
宁阳斗蟋[宁阳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斗蟋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宁阳人祖辈就有玩斗蟋蟀的习俗,每年夏秋时节,斗养蛐蛐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活动。宁阳所产蟋蟀个大性烈,勇猛善斗,具有勇往直前不服输的精神气质,...
24007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安驾庄梁氏正骨[肥城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驾庄梁氏正骨由梁增生先生始创于清雍正末年,取字号“德兴堂”,距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 1929年《泰安县志》记载:“增生,字莲峰,安驾庄人,精岐黄并发明接骨,凡跌打车轧皮不破而骨碎者先接好,...
24008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洪徳堂于氏中医皮肤病疗法[肥城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德堂”于氏中医皮肤科始创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于继成(1838一1899)长于治疗疮疡顽癣,取字号“益寿堂”。 第三代传承人于连河(1898一1948)行医于肥城市边院、过村及泰安西...
24009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王氏正骨[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氏正骨已有近百年历史。早年王氏正骨的第一代传人王凤谦赴少林寺习武,兼学中华传统医学正骨,学成后遍访名医,医术不断丰富提高,30年后回到家乡泰安行医,专治跌打损伤。其子孙均继承祖业,成为名医,使王氏正...
24010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孟氏正骨[岱岳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氏正骨疗法源自新泰市高孟村孟氏先祖孟玉堂,他自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开始行医,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后经孟氏数代人的探索、研究、实践,将原来单纯治疗断胫折臂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正骨医学专...
24011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伏山纪氏中医皮肤疮疡疗法[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氏中医皮肤疮疡专科起源于明朝后期,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宁阳县志》记载,其祖先纪朝德曾在明朝太医院任医官,著有《医证经验集解》8卷。传人纪开泰是清朝雍正监生,著有《医学箕裘集...
24012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伏山李氏中医治疗面瘫法[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伏山李氏中医治疗面瘫法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李方更幼读私塾,科举不第,转而习医悬壶济世,游历四方,师从多人,晚年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中医治疗面瘫及腰腿疼痛绝技。...
24013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石横武术[肥城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横武术始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鲁中和鲁西一带至今流传着“枪不扎石横,镖不打铜城“的俗语。石横武术汇太极长拳门、少林棍棒、杨家枪法之长,吸收刀、枪、棍、剑、鞭、拳等多...
24014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徐家拳[新泰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家拳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由徐氏高祖徐盛才所创。徐盛才,生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卒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徐盛才自幼习武,曾走南闯北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绝技,创立徐家拳雏形。百余年来,世代传承,到...
24015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 类型: 其他
中华子午门功夫[东平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子午门功夫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武术四大流派之一。根据普查,子午门功夫始于北宋末年,发祥地为东平县六工山建福寺,建福寺方丈元通法师被尊为创始祖师,《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就是该功夫的第一代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