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神童山梨花会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唯一号: 151534020220000088
专题名称: 宁阳神童山梨花会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2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产地: 宁阳县

专题描述

宁阳神童山梨花会[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神童山梨花会历史悠久。据狐仙洞石刻记载:“永乐四年,郭士贵、刘福恩等众人孟春相邀,自带酒食,徜徉梨园、眠洞涧。”永乐四年为1406年;狐仙洞位于鹿家崖山天仙洞沟南侧,由此俯瞰山下梨园一览无余;“徜徉于梨园”更是梨花游的直接记录;“孟春”为3月中旬,正是梨花盛开之时;众人自备酒食,相邀共游是神童山梨花会民俗活动的写照。由此可知神童山梨花游民俗活动至少可追溯至明初甚至更早。 神童山梨花会资源十分丰富,据《宁邑鹿氏祖谱》记载。鹿氏先人于唐僖宗时由徐州逃难至此,先祖于南山黄土崖广植梨树。另清据咸丰元年(1851年)版《宁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陈家村孙振宗善植梨果,乡邻求教莫不悉心教授。据1987年版《宁阳县地名志》记载,老黄崖梨树甚繁茂。2000年林木普查,葛石镇现有梨园面积8760亩,号称“万亩梨园”,百年以上的老树多达360余株。 宁阳神童山梨花会一般在清明前后四五天,会期10天,规模盛大,是华东六省一市的一大民俗盛会。 宁阳县神童山梨花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有梨花游、敬香活动及宗教人文景点游、葛石物资交流大会4部分组成。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阳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