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366 / 4093
547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邑志,志邑事也。吾邑宋建,历经数百载,志郡附无专治,溪寂寥也,无乃存乎于人与时耶!乃夏四月,公举志禀郡公,公曰:“盛典也,李子可与于志文矣。”继而东竹赵公叶至分巡,余举志禀巡公,公亦曰:“盛典也,黄君可与于志矣。”公乃筮日辟予以裁纂属之;举...
5477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昌缺旧志矣。郡有志,法犹略也。远而传,必自邑积之,文献重焉,立官之纪且资之,谁责耶?余兹勤焉。乃礼邑君子辑之,搜订磋润,成上下二卷,简而周,文而核,严而有体,亦邑信史矣。噫!兹志焉,尔为之者,存乎其人,故慎之封守,绥之人民,均之贡赋,严之淑...
547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统则括其全,以浩溥为功。广昌喉扼两广,据建昌上游,故受之以名。溯阙创邑,则自宋绍兴剖南丰之半而成之者也。越嘉靖丙申,司勋郎李公乔踵其事,乙卯邑令强公仕嗣而续之。又四十年,则万历丙申,邑令淅会稽陈公时会当纂辑,获勘巨典。至今过壬申则又三十七年...
547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国有史,家有乘,平泉一木一石皆有记,辋川一冈一坞皆有图。故天道十年一周,人事十年一变。广昌志,始自连仲默氏,嘉靖丙申续修之,万历丙申再续之,迄今又六十余年矣。寅栉风露,刜荆棘,驱除其豺狼窟穴,以比国家荒服要荒之邦。比三年报政,乃揖绅士谓之曰...
548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宋绍兴李忠定公秉节安抚,以旴水上游八闽、两粤控扼于是,此昌邑所由建也。析南丰揭坊耆、天授乡之二都,为里仅廿有二,延〓非加广,而壤非腴阜,固有然者。其间治乱循环,率可概见。贤良之所过化,名哲之所挺出,顶趾相望。即武子子荆,角麈标胜。崔魏渫,...
5481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今奉诏征天下郡志,志汇为一统全书,尽天下邑皆志矣。邑之不易者山川;邑之易而有增者官师、人物也。其他皆附山川、官师、人物以出者焉。广昌为江西僻邑,山川之载在广舆者吁水、中华山、石壁潭而止。祀名宦,自宋承敷以下二十三人。自明迄今,举人百余人。自...
5482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古迄今莫不有志,盖取法于前,垂宪于后也。志始于邑,以自邑而郡、而省、以上达于国,悉因之以纲纪焉。于此而慎,则无弗慎;于此而核,则无弗核矣。广邑志,兆自邑人连仲默,时维元初。历明至国朝代有增修,然俱备一邑考证,非有所奉而大书也;有所奉而大书...
5483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邑之有乘,犹国之有史,所以纪事,即所以法前垂后。由是而郡、而直省,以成一统,莫不始于一邑。邑志一书虽原于史,而与史例稍殊。作史者善恶贞淫并列,志则隐其恶、扬其善,取舍尤当慎重公明。辛卯春,余莅任兹士。下车询诸父老,始知邑志自康熙癸亥续修后,...
548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天下事以众成,以独断;不用众力弗给,不内断议多梗。同治乙丑,璋重莅此,时戎马倥偬,军兴旁午,日不暇给。父志未成,不孝;朝命弗供,不忠。不孝不忠,无子臣理。即日具书帖搜求旧志。久之,于魏副贡家得沈志十存五。又久之,于罗孝廉家得王志十存八。于是...
5485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广昌自康熙癸亥以来,百八十余年缺而未修。咸丰甲寅均被蛟水湮没。至乙丑令嗣润甫继宰是邑,适大府有奏修江右通志之谕,各郡县志亟宜兴修,以备采取。因搜求旧志,得沈王两志,剥蚀将过半矣。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如旴水发源广昌。旴字旧志从日,乾隆间续修府志...
548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关于奇闻趣事的情况
5487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志修辑时,虽细心定稿,但卷帙浩繁。雇觅许湾梓人钞书镌字,限日告竣。校对稍疏,字画或有讹谬,改正之功望诸大雅,余不恤工资、心力,版成三百八十八块,分为六架,运回县中,移交后任,以垂久远。然水陆程途数百里,以版靠版安放未善,笔锋易于磨去。虽谕...
548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宋年间,今旴江镇河东、营庄一带,方圆十余里,平坦开阔。相传,绍兴四年(1134年)某夜,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石砾之声不绝于耳。次日天明,其地见一座巨峰拔地而起,怪石嶙峋,千奇万状。童谣说:“天雷飞石头,一夜成高丘,五十年内兴公侯。”后人以...
548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定心寺位于赤水镇大禾村,距县城约3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溪水潺潺。寺院傍山而建,嵌于千峰耸翠之中,风景绮丽,别有洞天。在朦胧的松明中,忽见下面田中出现一簇簇粉红色莲花,宛如一群艳装少女在飘忽起舞。父子俩甚为诧异,感到是吉祥之兆。于是在莲花飘...
549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距县城南偏西4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海拔732.4米的高山,气势磅礴,秀插半天。因“世传刘汉高祖行此”,故名刘季尖岭。山下有一岩洞,洞口如瓮,进口狭窄,初入皆暗,往下则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相传,刘秀在称帝之前,为逃避新朝王莽迫害,曾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