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庚午(1870年)王元挺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454
颗粒名称: 清·同治庚午(1870年)王元挺跋
分类号: K206
页数: 2
页码: 1032
摘要: 广昌自康熙癸亥以来,百八十余年缺而未修。咸丰甲寅均被蛟水湮没。至乙丑令嗣润甫继宰是邑,适大府有奏修江右通志之谕,各郡县志亟宜兴修,以备采取。因搜求旧志,得沈王两志,剥蚀将过半矣。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如旴水发源广昌。旴字旧志从日,乾隆间续修府志改为从目,君查《说文》“日始出曰旴,取旦气清明之义”。考目旁之吁,《说文》张目也。虽《汉书地理志》载:旴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故能不辞劳瘁,以应大府匆促之求,邑之人,感其不肯扰民而能独断以成。此志质之沈王二书,均皆尽美尽善,不禁咨嗟鼓舞,相与称道于勿衰,至于政事余闲,喜与邑之贤士大夫登高凭眺,饮酒赋诗,择其有关国计民生附见于补遗一编中者。
关键词: 广昌县 旧县志序跋选 王元挺跋

内容

邑有志,志邑事也,前人之述备矣。广昌自康熙癸亥以来,百八十余年缺而未修。道光辛卯春,前令曾公恬先生莅兹土,政通人和,百废俱举,遂亟亟留心于文献,自乾嘉以迄道光初职官人物,采录成书,存学官并礼科待梓。咸丰甲寅均被蛟水湮没。至乙丑令嗣润甫继宰是邑,适大府有奏修江右通志之谕,各郡县志亟宜兴修,以备采取。君内迫于父志未成,上迫于朝命孔亟,商诸邑绅,咸以地方凋敝,集费为限,而事在必行,君遂以捐廉倡修为己任。因搜求旧志,得沈王两志,剥蚀将过半矣。乃殚精竭虑。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如旴水发源广昌。旴字旧志从日,乾隆间续修府志改为从目,君查《说文》“日始出曰旴,取旦气清明之义”。考目旁之吁,《说文》张目也。又《尔雅》释忧也。《诗》云:何期吁郑笺病也。虽《汉书地理志》载:旴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汉从目而不从日,不知何所取义?君仍旧志为旴,取明清之义。可谓卓识不刊矣。他如历代文章,以及忠孝节义、各物象数之间,残者补之,疑者正之,间有旧列可删者,虑其亥俗,姑仍之,时仅三月而工竣。呜呼!君诚忠于国者耶!君诚孝于国者耶!故能不辞劳瘁,以应大府匆促之求,邑之人,感其不肯扰民而能独断以成。此志质之沈王二书,均皆尽美尽善,不禁咨嗟鼓舞,相与称道于勿衰,至于政事余闲,喜与邑之贤士大夫登高凭眺,饮酒赋诗,择其有关国计民生附见于补遗一编中者。尤足以征其贤与学之优,实有高出乎寻常俗吏万万者,非惟一邑之幸,实亦邦家之光也。余忝在同寅,知君最深,不揣鄙陋。特缀数语于卷末,亦以见平日倾倒有素耳!同治庚午仲秋月朔,署广昌县训导拣选知县芙芗王元挺敬跋。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