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辛卯(1831年)曾兴仁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452
颗粒名称: 清·道光辛卯(1831年)曾兴仁序
分类号: K206
页数: 2
页码: 1031
摘要: 邑之有乘,犹国之有史,所以纪事,即所以法前垂后。由是而郡、而直省,以成一统,莫不始于一邑。邑志一书虽原于史,而与史例稍殊。作史者善恶贞淫并列,志则隐其恶、扬其善,取舍尤当慎重公明。辛卯春,余莅任兹士。下车询诸父老,始知邑志自康熙癸亥续修后,迄今百五十年,不特志未续修,几无存者。道光初,奉大府征修,邑人复以费浩中止。于是搜求月余,始于邑绅广文魏君衡、副贡何君际昌处,觅得二部,如获南金。而余窃为邑乘之修,实有土者之责。并斯商磋,度必有人。且天下事,惟乘此踊跃同心之时,决截做就。不为观望周章,不为退缩中止,则有关人心风俗之修举者,无不观厥成也,岂独邑乘也哉。
关键词: 广昌县 旧县志序跋选 曾兴仁序

内容

邑之有乘,犹国之有史,所以纪事,即所以法前垂后。而为人心、风俗之纪纲也。由是而郡、而直省,以成一统,莫不始于一邑。是邑乘也,天下乌可少之书哉!矧今遭逢盛世,四海恬熙。邑志一书虽原于史,而与史例稍殊。作史者善恶贞淫并列,志则隐其恶、扬其善,取舍尤当慎重公明。方与史法暗合。辛卯春,余莅任兹士。下车询诸父老,始知邑志自康熙癸亥续修后,迄今百五十年,不特志未续修,几无存者。道光初,奉大府征修,邑人复以费浩中止。余闻之不禁怦然有慨矣。于是搜求月余,始于邑绅广文魏君衡、副贡何君际昌处,觅得二部,如获南金。如其中犹互多残缺,爰合为一,并以乾隆二十三年府志所载秩官、科第及近所见闻者,录为二篇,一存儒学,一存县署,俾后之撰修者,广为搜罗亦得藉资考证,是则此者之所由钞也。而余窃为邑乘之修,实有土者之责。今录是编,原欲仿升庵蜀志、对山武功志之撰,求归切实简要。乃风尘逐逐,笔墨久荒,兼之瓜期已代,不获与都人士同为订就,谋诸梨枣,惭愧滋甚,然余犹有自解者,以都人士近筑平西之台,复筹黉官之举。并斯商磋,度必有人。且天下事,惟乘此踊跃同心之时,决截做就。不为观望周章,不为退缩中止,则有关人心风俗之修举者,无不观厥成也,岂独邑乘也哉。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