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人口
26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07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091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医疗
80年代,非传染性“四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恶性肿瘤)造成死亡率居全市第二位。1996年后,“四病”改称“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高。2000年,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指导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进社区”。200...
21092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医疗
1984年,全县儿童甲状腺肿大为32.4%。1996年始,国家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工程。2000年,开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宣传,经市级监测评估,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降至2.1%,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后每年5月15日,利用乡村广播、宁河电视台和...
21093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医疗
1979年,对10个公社140眼水井含氟量进行调查,查体500人,查体内容重点为牙齿、四肢、脊柱,拍照骨片214人,发现氟骨症者36人,发病率16.8%。1983年始,在高氟区建立除氟点,供给改水除氟22个村,受益人口3.65万人。1990...
21094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专题知识
炮(bao)干鱼在秋凉季节,把鱼用火锅包熟后晒干,当地人称“炮干鱼”,留作冬季做菜或做汤用。用于炮干的鱼以小个的河杂鱼为主,最好吃的小鱼是“毫根儿”“麦穗儿”,还有锅包虾米等。
21095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专题知识
把河蟹洗净、控水,然后倒入熬好晾凉的花椒盐水中,加一点黄酒,封上罐口,几天后即可食用。
21096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专题知识
将虾、蟹、麻线虾洗净、捣碎、加盐、拌均匀、装坛(或缸罐)封存,并适时搅拌,于阳光下发酵,可生食,蘸葱吃,也可以炸熟了吃,味咸而鲜,以对虾头酱为最好。
21097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专题知识
鲇鱼或海鲇鱼去鳃、去内脏、洗净,用油炝锅后,加汤熬鱼,将熟时放入萝卜片,熟后食之。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当地人在入冬前食之。
21098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专题知识
1.将银鱼去头尾洗净沥干水分;2.鸡蛋打入碗内,加银鱼、盐调匀。炒锅注油烧热,倒入鸡蛋,用铁铲摊匀成饼型,先煎一面,再翻煎另一面,煎熟后划成块;3.锅内放入料酒、盐及适量清水,倒入笋丝、木耳、煎好的蛋饼,烧开后再加入韭菜段,翻匀出锅即可。特...
21099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专题知识
大铁锅放好小鱼和熬鱼佐料,周围贴饽饽,谓之“一锅儿熟”,鱼汤常浸到饽饽周边,异常鲜美,成为当地美食之一。食用时,若佐以小葱,更是特色美味佳肴。
21100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专题知识
河蟹面是宁河,特别是七里海一带的特色农家餐。先将面切成或拉成细条,尔后将捣碎的河蟹连同汁水过滤,滤好的蟹汤连同蟹黄放进锅内,配好佐料,加水煮沸,放进面条,再烧开。如此做法,汤汁金黄,与银丝般面条浑然一体,既有蟹美味,又有面条糯香。
21101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宁河人俗称过年,宁河人民过春节,应该从进入腊月时算起。一进腊月,宁河县城乡就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街上的年货摊支起来了,货架上摆满了年画、花炮、吊钱儿、窗花、灯笼、脸谱、石榴花、春联以及吃的、穿的、用的年货。这些年货就是要过年...
21102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腊月初一,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说法。是日,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农民一年辛苦后,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年”,年味儿从此越来越浓。
21103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俗名“腊八”。这天早晨,宁河境内居民多喝“腊八粥”(此粥多以黏秫米、栗子、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腊七腊八冻掉脚丫”,寓意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宁河境内...
21104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过了腊月十五,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即“扫尘”。拣个晴朗天气,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打扫房屋时,先把墙上挂的字画摘下,用掸子拂去上面的灰尘,再将屋顶、房梁、墙上的尘土、蜘蛛网等掸干净,然后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器皿擦洗一遍,最后把衣服、床单、被套...
21105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现在极少有人往灶间贴灶神了,但吃糖瓜、吃粘饽饽的习俗流传下来,故有“二十三,糖瓜粘”民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