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718 条 166 / 18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47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52年2月在即墨设立了即墨县速成师范学校,设6个班,每班50人;学生来源,招考本地区高小毕业生。师资来源,由本地区完全小学业务骨干中抽调,文化程度高中毕业以上水平,多数任过完全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有教学、办学实践经验。课程设置:政治、语...
247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52年2月在即东设立了即东县速成师范学校,设6个班,每班50人;学生来源,招考本地区高小毕业生。师资来源,由本地区完全小学业务骨干中抽调,文化程度高中毕业以上水平,多数任过完全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有教学、办学实践经验。课程设置:政治、语...
247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52年2月在胶南设立了胶南县速成师范学校,设6个班,每班50人;学生来源,招考本地区高小毕业生。师资来源,由本地区完全小学业务骨干中抽调,文化程度高中毕业以上水平,多数任过完全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有教学、办学实践经验。课程设置:政治、语...
247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52年2月在高密设立了高密县速成师范学校,设6个班,每班50人;学生来源,招考本地区高小毕业生。师资来源,由本地区完全小学业务骨干中抽调,文化程度高中毕业以上水平,多数任过完全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有教学、办学实践经验。课程设置:政治、语...
248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胶州专区第三速成师范学校,建校于胶南县红石崖镇,北濒胶州湾畔,建有几百米长石码头,像一条巨龙,伸向大海。红石崖镇,隔海与青岛相望,行商坐贾,帆檣往来,黄岛区设置前,原乃胶州湾西岸一商业重镇。 速师校址,位于红石崖镇东西大街与南北大街十字路口...
248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57年3月,胶县机关干部业余学校、胶县职工业余学校、胶城业余中学,胶城手工业业余学校合并,命名为胶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成立了有县长及县工会、各大局、工厂、企业主要领导任校长、副校长、委员的校务委员会统一领导,教育局主管。校址设在坊子...
248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65年,胶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有专职教师15名,设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初中班、高中班、专业技术班、毛泽东著作学习班(毛泽东著作学习班办学范围扩展到各公社驻地机关),共计67个班,学员2802名。“四清”期间...
248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菩萨庙小学坐落于花行街东端,西临草市、地瓜市,南临店子街居民区,还有一个俗称“胡黍面”(即高粱面)的下等妓女院,北靠云溪河,与刘家花园(今新亚工艺厂)隔河相望。河岸很坡,河底满是黄沙,长年流水不断,河水清澈见底,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一种叫做...
248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薛家庙小学本校只办高年级,低年级由三个分校承担。菩萨庙为第一分校,河北偏西靠两眼水门的地方有个二分校,三分校地址不详。薛家庙小学坐落于云溪河北岸刘家花园西北的地方,原也是一个菩萨庙,据说主要由薛姓资助构建,故称薛家庙。庙门座北面南,占地很广...
248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这是由寺庙办的“舍学”,“舍”是施舍的意思。因为家贫,交不起学费,就由庙西邻的舅舅介绍,得以入校学习。马神庙是俗称,它的正名是马王庙。庙址在东北关荒凉偏僻的地方。西邻将军坟居民群落,几十步远是很大的将军坟;南面靠着居民区,东、北两边都是荒野...
248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小学开办于1948年冬季,校址设在北教堂(后改为中医院)。教堂主要由结构相同南北相对的两座3层砖楼和中间的一座礼拜堂组成。南北楼东西两端均有临街的一层厢房相连,组成一个大四合院式的封闭的欧式建筑群。当时修女们住在南楼,西厢是慈善卫生所,有简...
248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马王庙的后花园,奇花异草,鱼池假山,如世外桃源。外人很少能够进入与这里的繁华相比,进门后东拐穿过伙房进入的小院则破得多,只有一个大殿,内外都很旧,已经没了神像,还有几间平房,这就是马王庙小学。当时只有三、四年级。这虽是一个由庙宇办的学校,但...
248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冷家村学堂是民国8年创办的。学堂的创始人是冷筵臣,他是艾山后有名的书法家。1919年“五四运动”。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闹爱国轰轰烈烈,他受到社会现实的启发,决心办学培养人才。为了解决师资问题,他把正在上私塾的儿子冷喜农,他的同窗李德生、冷礼斋...
248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52年,丰隆屯小学第一届高小毕业只有20多人,到参加毕业考试时只剩下7人,那十几个人毕业前就被供销社、粮站等单位招聘了去做财会工作,剩下的7名毕业生有的考入了前师(小学毕业学三年的师范),有的考入了后师(初中毕业学三年的师范)。这7名学...
249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15年春,杜村建起了一所最早的新式小学——常家庄小学。学校的创始人是高振乾。 高振乾,常家庄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学毕业后经提学司复试奖给岁贡生(1905年诏停科举,人才取自学堂,限年毕业奖给举贡)。1915年春,高振乾从县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