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庙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2487
机构名称: 马王庙小学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03/001
起始页: 0143.pdf

机构描述

马王庙的后花园,奇花异草,鱼池假山,如世外桃源。外人很少能够进入与这里的繁华相比,进门后东拐穿过伙房进入的小院则破得多,只有一个大殿,内外都很旧,已经没了神像,还有几间平房,这就是马王庙小学。当时只有三、四年级。这虽是一个由庙宇办的学校,但政治气氛很浓,有谭老师、张老师两位男老师,其中一位年长的是国民党员,他经常给学生灌输爱国思想,述说日伪时期自己怎样以高傲的姿态走过日寇的岗哨。学校有童子军组织,配备童子军棍、军绳和服装,还组织参加一些劳动等建校活动。最经常的是周会,周会就在殿中举行。开会是唱国歌。国歌曲调很平,像念经一样。解放后马王庙被改为烈士子弟小学。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古代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代书院、义学、塾学等颇多,封建教育相当发达,尊师重教之风源远流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灾难殊深。“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胶州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