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图书馆
赣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赣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473 条
2021年
5473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5473 条
3
1条
A 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理论
15条
B 哲学、宗教
13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349条
D 政治、法律
1000条
E 军事
140条
F 经济
1384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521条
H 语言、文字
133条
I 文学
218条
J 艺术
97条
K 历史、地理
431条
N 自然科学总论
2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1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26条
Q 生物科学
30条
R 医药、卫生
170条
S 农业科学
284条
T 工业技术
408条
U 交通运输
81条
V 航空、航天
4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60条
Z 综合性图书
5条
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275
/
36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4111
第九节 名菜名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赣州菜与赣州的历史、地理、物产、人文等相联系,具有独特的风味。晋末唐初,南迁虔州的中原汉人带来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宝贵经验,包括“八珍”为代表的中原饮食烹饪文化结晶,与虔州地区即百越人后裔的山区饮食风俗相融合,逐渐形成一种地方风味菜。客家菜...
4112
客家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赣州菜与赣州的历史、地理、物产、人文等相联系,具有独特的风味。晋末唐初,南迁虔州的中原汉人带来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宝贵经验,包括“八珍”为代表的中原饮食烹饪文化结晶,与虔州地区即百越人后裔的山区饮食风俗相融合,逐渐形成一种地方风味菜。客家菜...
4113
传统菜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小炒鱼是明代凌厨子首创的地方菜,曾得到理学家王阳明的欣赏而久负盛誉。1961年,北京江西餐厅曾专程聘用赣州的罗坤荣、何士尧、叶志祚3位厨师掌勺。小炒鱼,原料选用鲜草鱼,除去头尾,切成块状,加生姜、四季葱、红椒、醋、酱油、料酒等烹饪而成。其特...
4114
风味小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赣州的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形式各异,既有传统风味又有地方口味,具有味道浓厚、咸鲜辛辣、原汁原味的特点。《人民日报》记者曾以《赣州人有口福》报导赣州小吃,列出120多种,其中炖品12种,粥品12种,卤食18种。有荤有素、有干有湿,甜咸酸辣样样皆...
4115
第十节 物资交流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1952年10月,赣州专署在赣州市召开第一次全区性的物资交流大会。参加单位有全区各县(市)的国营商业、合作社、私营、个体和公私合营商业代表,同时邀请南昌、吉安、南雄、长沙、天津等地的商业代表团,与会人员810人。会期6天。采取现款现货、期款...
4116
第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赣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宋代,七鲤古窑生产的瓷器远销朝鲜、日本。民国初年,有私商向民窿收购粗砂(钨砂)转运广州、香港出售。1936~1949年7月,国民政府先后在赣州设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钨业管理处及其赣南分处、国民政府国民经济部资...
4117
第一节 对外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赣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宋代,七鲤古窑生产的瓷器远销朝鲜、日本。民国初年,有私商向民窿收购粗砂(钨砂)转运广州、香港出售。1936~1949年7月,国民政府先后在赣州设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钨业管理处及其赣南分处、国民政府国民经济部资...
4118
出口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赣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宋代,七鲤古窑生产的瓷器远销朝鲜、日本。民国初年,有私商向民窿收购粗砂(钨砂)转运广州、香港出售。1936~1949年7月,国民政府先后在赣州设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钨业管理处及其赣南分处、国民政府国民经济部资...
4119
第二节 利用外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赣州市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到1991年,全市有“三资”企业22家,签约外资663.2万美元,实际进资96万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是服装、食品、塑料制品、装饰材料和工艺品等轻工行业。1992~...
4120
进口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至1987年,赣州市少量进口商品均通过南昌和外地口岸供货。1988年起,允许“三资”企业自营进口本企业自用的物品和设备,但不得进入市场流通。同年,赣州市第一家“三资”企业创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成立后,分两批从日本进口40辆货车作为运输设...
4121
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1986年,赣州市皮革制品厂(集体企业)签订赣州地区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1987~1990年,实施该合同获得收入20.16万美元。当时,企业办理来料或进料加工贸易,须到南昌或外地海关申领登记。1995年6月,赣州海关正式开关。当年,批准赣州...
4122
第五章 城乡市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赣州的主要商业区在瓷器街(今中山路)、棉布街(今解放路)、牌楼街(今阳明路)一带。1932年,上述街道扩建马路,修建成骑楼式店房。随赣小、赣昌公路的兴建,东门及车站一带成为闹市。抗日战争时期,赣州一度成为东南商业中心。解放前夕,市...
4123
第一节 市场分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赣州的主要商业区在瓷器街(今中山路)、棉布街(今解放路)、牌楼街(今阳明路)一带。1932年,上述街道扩建马路,修建成骑楼式店房。随赣小、赣昌公路的兴建,东门及车站一带成为闹市。抗日战争时期,赣州一度成为东南商业中心。解放前夕,市...
4124
第二节 商业网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前夕,赣州城区有商业网点1658户,1937年有网点1446户,其中纯商业1077户。当时,除数十家较大商号外,大多数为小本经营的商贩和亦工亦商的小手工业。1946年,赣州商业网点有2435户,其中纯商业1561户。解放战争时期,不...
4125
第三节 主要商场和商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
类型:
正文
位于文清路与北京路的交汇口。1958年2月,由赣州市百货公司一门市部、文清路门市部和五金皮革门市部合并成立,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是大型商业零售企业。1992年,在原址改建,改建后楼层11层,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成为集购物、餐饮、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