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218 / 365
325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至民国25年(1936),兵员实行招募,愿受募者自行到招募地报名,符合条件即可入营,多为贫民或农民应募,兵员数无考。民国26年(1937)以后,实行征兵,凡符合征兵条件的适龄男性,均在被征之列。每年初举行壮丁调检,各保将保内适龄壮丁全部公...
325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驻军军事设施
325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城历代为郡、府治所,郡、府武装列入驻军。据旧志载:宋开宝八年(975),置赣州(军州),设厢兵、禁兵、乡兵、知州统驭。皇祐四年(1052),孙河为江西安抚使,率兵至赣,立防御操练之法。熙宁七年(1074),召募乡丁,置盗贼司。绍兴七年(1...
325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汉高祖六年,始立益浆溪城。永和五年于章贡二水间筑土城。唐末卢光稠增益,凿址为隍,三面阻水。明正德六年缮治一新。设警铺63,雉堞4952。百胜、镇南2门,各建〓阇二层。各城门共置大炮50位。同治年间,建东、南、小南、西和八境台炮城。
326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共有大小山洞7个。分布:小坪乡3个(仙人洞、观音岩、仙人岩),梅林镇4个(狮子岩、寨下洞、龙船岩洞、石岩前洞),其中能容纳100人至1000人的4个,100人以下的3个,总共可容3000余人,总容积约12000立方米。有4个山洞战时可屯...
326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地方武装
326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以前,县未设专职军事领导机构,军事工作由知县县令同驻军领导负责。清顺治四年(1647)设南赣总兵官(南赣总镇),辖左、右、中、前、后五营。总镇署和各营所均驻县城,负责赣南各县防务。同治年间,南赣镇辖城守营(原右营改),设都司署于县城,专司...
326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同治年间,南赣总镇辖城守营驻县城(今赣州市)南大街灵通庙。专司县城防务。设都司1名,把总1名,马战兵24名,步战兵1名,守兵160名、官座马6匹,兵战马24匹。
326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兵
326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兵,宋代称乡兵。明代,分机兵、弓兵,县机兵220名,弓兵50名。清代称团练,清光绪年间,城内及各乡均办团练,城内分民团和商团两种。民团隶保甲局,商团隶商会,民国初期称民团,后称国民兵团。国民兵团原称战训队,民国25年始编,28年改名。先于...
326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底至1953年3月,全县进行民兵大组训,受训民兵和基干民共10246人,占民兵总数的80%。
326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兵装备大部分由部队转换而来。自七十年代初,经过逐年增发和更替到1985年止,全县民兵武器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326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至1953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民兵抓获反革命分子38人,摧毁反动会道门和迷信组织16个。
326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60年7月18日至21日,召开县第一届民兵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00多人。其中县机关、各公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636人,武装干部132人,女民兵代表32名。主要内容是表彰先进和布置工作。1973年9月25日至29日,召开第二届民兵代...
327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重大兵事记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