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49条
析出资源
600条
图表
24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849 条 6 / 57
76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城厢区的婚姻家庭状况,莆田男女婚姻基本上沿袭封建社会的制度,买卖、包办婚姻盛行,有钱者三妻四妾,贫苦人终身难娶,寡妇改嫁受干扰,有的家庭抱童养媳,女孩受虐待。1950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禁止重婚、纳妾、抱童养媳、...
77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婚姻的情况,民国时期,城厢区男女婚姻基本上沿袭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制度,少数富裕家庭存在三妻四妾,贫苦人终身难娶,童养媳和女性受虐待现象。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纳妾、抱童养媳、干涉寡...
78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家庭普遍崇尚“多子多福”,家庭人口较多。明弘治五年平均每户人口6.92人,民国36年境内家庭人口平均每户10.50人。50~70年代,家庭结构未有太大变化。80年代后,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平均每户家庭...
79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家庭的情况,城厢区在民国及其以前,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家庭希望有多子多福,有少数家庭人口数量超过15人甚至更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80年代后,“老夫+老妻”、小俩口+孩子式的家庭逐渐增多。到19...
80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在计划生育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宣传教育、政策和技术措施等。1984年和1985年,城厢区分别获得福建省计划生育先进区和红旗区。在“六五”计划期间,全区累计男扎1948例,女扎1223例,放环7903例,补救措施5398例...
81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在计划生育方面建立了机构队伍,包括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协会、服务站和管理站等。1975年7月,城厢镇、城郊公社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84年8月,成立城厢区计划生育委员会。1988年11月,成立区计划生育协会。1991年...
82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在计划生育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宣传教育、政策和技术措施等。宣传教育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知识。政策与技术措施方面,采取了积极、自愿、保质的方针,对生育胎数进行控制,并采取了避孕、绝育等手术措施。在流动人...
83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城厢区计划生育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机构队伍、计生措施、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等。
84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计划生育机构队伍的情况。
85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计划生育计生措施的情况。
86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封建社会中,人们普遍早婚早育。但在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境内公民开始按法定年龄结婚。60年代后,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1979年,境内开始按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原则,在农村和城镇都提倡晚婚晚育。198...
87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的情况。
88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城厢区优生优育工作得到了重视。70~80年代,医院、卫生院成立计生服务指导站,提供优生优育咨询、独生子女保健、婚前体检、孕妇体检等服务。80年代中期,区计生委与区妇联合作,推广优生优育知识。1987年,城厢区试行婚前健康检查等“...
89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城厢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情况。
90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保存了许多古建筑物,体现了莆田的历史文化特色。1984年建区后,按照莆田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市区面积迅速扩大,新建住宅区、大街和大型市场,城市建设初具规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