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0条
机构
2条

检索条件

与 “黄孝敏” 相关
共 10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共产党员受到国共内战和国民党镇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委于1949年10月14日成立,郭白(林彪区)任福建省委书记,省委设在福州。1954年,福建省委迁到厦门,1976年又迁回福州。1981年福建省第一次党代会通过的...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内共设有闽粤边区特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闽赣省委员会、闽东特别委员会和闽中特别委员会。闽粤边区特委成立于1934年,负责闽南、粤东边区的游击战争。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底,领导闽西地区的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闽赣省委...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福建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久,一批进步知识青年与党、团中央取得联系,积极推销书刊并组织进步社团,为福建的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随后,在党、团中央的指导下,在福州、厦门等地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发展了党的...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25年至1927年间,中共党组织在福建地区迅速发展。在福州等地,通过团中央和党中央的指导,党组织迅速壮大,逐步建立了福州、莆田、建瓯、古田等支部,加强了党的领导力量并开展了政治活动。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西南、闽北、闽东、闽粤边和闽中等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在长征后坚持游击战争,建立了一系列游击根据地,开展了反“清剿”斗争,恢复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他们通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配合地方工作,获取了人民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同时,他们也...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中工农游击队在发展游击战争的过程中,成功转变为"闽中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二支队,动员群众开展四抗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在与国民党军队的对抗中,成功进行了多次袭击,包括劫持运钞车,引发国民党当局的恐慌。最终在福清琯口成功歼灭了国民党...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粤边、闽西和闽东地区在1935年至1938年期间,面临日军南侵和国共内战的双重压力。在这一时期,中共闽粤边特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和闽东特委通过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调整政策,组建红军游击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和国民党地方当局...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在1936年夏天,中共闽中特委派员前往厦门和香港寻找党中央并与南临委建立联系。然而,特委的领导人在会议期间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袭击并被逮捕,以及特委机关的严重破坏。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福州中心市委于1931年7月建立,书记蔡协民,组织部长陈仁材,宣传部长黄孝敏,此3人为常委,委员除以上3人外,还有邓子恢、黄可英、谢绍武、曾志。中心市委领导福州市内6个支部,莆田、仙游、福安、建瓯、永泰5个县委,连江、古田2个特支。 19...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34年4月,福州中心市委遭受破坏后,从福州脱险的中心市委委员黄孝敏、王于洁分别回到福清和莆田建立福清中心县委和莆田中心县委。1935年5月,两个中心县委联合组成中共闽中特委,并将莆田、福清游击队改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二支队。闽中特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