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条

检索条件

与 “韩东育” 相关
共 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中国儒学中的“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特别是孟子和李翱的思想。文章认为,“心”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人的本质和道德力量的来源。孟子通过“四端”理论,将“心”赋予了绝对的价值,并强调通过内在的道德命令和精神规定来控制人的行为。...
2
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前言
3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孟子和李翱的思想中,心性的自律能力被强调。然而,朱熹和王阳明对孟子的理解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对心性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他们试图通过心性来控制情感并消灭恶念,但在具体方法上存在分歧。此外,这些思想在日本也引起了学术论战。
4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段落讨论了朱子学在日本的传播和批评过程。它指出朱子学在日本学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并逐渐受到批评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在日本学界的式微和其他学派的崛起,特别是徂徕学派的兴起。徂徕学派强调外在规约和人情论,对朱子学的心性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该学派...
5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段讨论了心性论在孟子和荀子思想中的定位和功能。孟子将仁义礼智内化于心性之中,强调心性的提升和道德强化,但仍将仁义礼智视为外在的社会伦理规则。荀子也意识到心性的重要性和自主能力,将心性视为主宰一切的枢机,但将重点放在了外在的规则和政治统治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