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儒学“以心制心”说的问题考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83
颗粒名称: 一 中国儒学“以心制心”说的问题考察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798-8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孟子和李翱的思想中,心性的自律能力被强调。然而,朱熹和王阳明对孟子的理解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对心性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他们试图通过心性来控制情感并消灭恶念,但在具体方法上存在分歧。此外,这些思想在日本也引起了学术论战。
关键词: 中日儒者 制心问题

内容

唐代李翱在谈及《周易》中“圣人”无所不能的“超人”法力时说:“此非自外得者也,能尽其性而已矣。”为了证明圣人的“自性具足,不假外求”能力,他动用了子思的“尽其性”遗教(《中庸》第22章),还进一步勾勒出“道统”的来龙去脉:“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轲曰:‘我四十不动心’”①;而“心”和“性”包括与二者相关的全部概念,则似乎早已被孟子一气贯穿:“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这样做,当归因于他最早给人“心”赋予了“四端”即“仁义礼智”以绝对意义。从此以后,“心”便逐渐演变为具有高度自律功能的内在控制装置,而关于该装置得以成立的原因,思、孟的解释亦似乎未见差异,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心”既然被赋予了“绝对”的价值,那么,孟子把人的四肢百体亦依此甄别出贵贱高下和三六九等,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应否可以计较。起初,当他抛出“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这一命题时,学生公都子曾表示不解:“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答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公都子又问:“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答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由于孟子认定“心”的内在管控力量远强大于外在的礼法规约,因此,他十分反感告子的“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一旨在否定“仁”以外其他“三端”意义的说辞,尽管他似是而非的回敬不如弟子们的代答更符合其思想逻辑。但这却意味着,孟子似乎只有通过价值坚守和不懈论证,才能使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保持逻辑上的圆通和一贯性。于是他要求,小自口腹耳目,大到生死抉择,凡有操守者,其生命当中的全部知行活动,都不应离开这一内在的道德命令和精神规定。孟子的伟辞名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还为世人展示了“君子”们在大限将至或慷慨就义时的凛然和决绝。
  思孟理论给儒学带来的心性化转向,就学术背景而言乃诱发于老庄抽象“道德”刺激下的心性论补足需求,正如韩愈为弥补中华“世典”在形上学上不及佛教的缺憾遂以“三书”经典(《孟子》《大学》《中庸》)去代替“六经”体系一样。然而如实而论,起初在学理上最接近孟子逻辑的思想发挥者,当首推李翱及其《复性书》。这样讲,是因为李翱所谓“性”“情”对立,几乎完全沿袭了孟子的“大体”与“小体”、“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早年框架:“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为了证明孟子“我四十不动心”,李翱还以设问的方式具体描述出“不动心”的状态:“或问曰:‘人之昏也久矣,将复其性者,必有渐也,敢问其方。’(李翱)曰:‘弗虑弗思,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正思者,无虑无思也。’”而为了证明儒学高于佛学,“静”亦不如“诚”,于是在谈到以上做法是否具足时他说:“未也,此斋戒其心者也,犹未离于静焉。有静必有动,有动必有静,动静不息,是乃情也。《易》曰:‘吉凶悔吝,生于动者也。’焉能复其性耶?”曰:“如之何?”“曰:方静之时,知心无思者,是斋戒也。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寂然不动者,是至诚也。”①
  然而,当宋儒朱熹对孟子和张载表示赞赏,认为“性、情、心,惟孟子、横渠说得好:仁是性,恻隐是情,须从心上发出来,心统性、情者也”,“心,主宰之谓也”,“心是管摄主宰者,此心之所以为大也”②的时候,李翱言说的偏颇处,乃逐步显露出来。换言之,李翱为与佛学争高下而抛出的“正思者,无虑无思”和“知本无有思”等观点,显然连孟子“心之官则思”的前提也丢弃了。表明这时的李翱已经把孟子的“心”等同于“性”,而且还只是所谓寂然不动的“本然之性”。这或许可以被视为其泥守于孟子“我四十不动心”命题的结果,但是,“不动心”不等于“心不动”,而且事实上,孟子对“心”的变动不居实态还是有着清醒认识的:“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而朱熹的相关理解,似也未尝离孟子太远:“孟子言‘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只是状人之心是个难把捉底物事,而人之不可不操。出入,便是上面操存舍亡。入则是在这里,出则是亡失了。”①这表明,李翱为了灭“情”复“性”,已不惜把鲜活的“心”弄成了鲜有生机的枯槁,以为只有这样,“性”才不至于为“情”所惑,也才可以最终控制“情”并消灭“情”。这一“心=性”的等式逻辑,显然与朱熹对孟子的心性论诠释,发生了微妙的差异——“心”乃由两部分构成,一曰“性”,一曰“情”。其中,“性”又分为“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而只有“气质之性”才易于滑为“情”并堕入“欲”。唯此,“心”便应具有强大的自律功能从而发挥“以心制心”即“心统性情”的自控作用。这种分析,显然比李翱的“一刀毙命”式把握多一些原理上的回旋余地和逻辑上的通达性。有趣的是,明儒王守仁为了证明“心”所固有的恒定自控力,还不惜否定了孔子所揭示的人“心”属性:“澄问‘操存舍亡’章。(阳明)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②然而确切地讲,这些林林总总的细微差异,却未能构成上述言说之间的本质性背反。事实是,无论是强调“枯槁之心”还是“鲜活之心”,也无论是主张“以性灭情”“心统性情”,还是否定“心有出入”,它们的主张者均试图通过“心”来控制“情”并最终消灭“情”,所以问题的本质并不在此,而在于下面难以解释的系列疑惑,即:“以心制心”论果真成立吗?如果成立,该如之何才能够成立?可如果不成立,那么,怎样的知行理论才能真正发挥“制心”的功能?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孔子当年的一个说法显然无法避谈:“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关于“内自讼”,朱熹的解释是:“‘已矣乎’者,恐其终不得见而叹之也”,“‘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终不得见而叹之,其警学者深矣!”(《四书集注·论语·公冶长》)孔子的感慨,缘于他对人们心口不一现象的长期审视和反思:“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正因为“不光要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这种“以行察知”的人心观察方法已成为孔子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于是,后儒无论想怎样通过圣人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内自讼”——“以心制心”观点,都不易找到确固的对应点。①韩愈没有贸然将《论语》纳入到其心性论体系中,反映了他的谨慎(韩愈:《原道》);而李翱表述中所频频发生的顾此失彼现象,则只能归因于他缺乏这一谨慎。值得注意的是,李翱的矛盾,竟每每会发生在他的自问自答中:“不虑不思之时,物格于外,情应于内,如之何而可止也?以情止情,其可乎?(李翱)曰……情互相止,其有已乎!”②可是,既然无法做到“以情止情”,并且“以情止情”的做法还无异于循环式游戏,那么,“以心制心”云者,又如之何可以成立?至于王阳明所谓“心学四诀”(四句教),还几乎在弟子们的讨论中被解构了: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德洪曰:“此意如何?”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①
  不难发现,“四句教”中的王阳明,特别是那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表述,不但在本体的意义上虚化了孟子所谓“固有”之“善端”,还不啻把自己变成了告子的代言者;而“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②等阳明子隽语,也只能使“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内在自我格斗不得不转向外在物理矫正,即“事上磨练”③。正由于在心学表述上出现了上述乱象,所以,《尚书·商书·仲虺之诰》中“以义制事,以礼制心”④之固有意义,才始终无法被人为取缔。据清代学者阎若璩考证,“《仲虺之诰》,在《荀子》作《中岿之言》,《左传》作《仲虺之志》,《史记·殷本纪》作《中》”⑤。这种反对“慎独”“良知”之道德自治进而主张由“他律”取代“自律”的人事治理方法,事实上曾在社会失范、人心失控的春秋战国时期,引发过一大批伦理、政治学者的追捧,诸如“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荀子·性恶》)、“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荀子·议兵》)、“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与夺,从君心出矣”(《慎子·君人》)、“慕贤智,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慎子·威德》)、“一人之识识天下,谁人之识能足焉”(《慎子·逸文》)、“有尺寸而无意度”(《韩非子·安危》)“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中不能成一轮”(《韩非子·用人》)、“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显学》)等不一。而且,按照韩非的说法,那些崇“心治”而弃“法度”的做法,已不啻废公立私的“私智妄作”且亟待禁绝:“君子立法以为是也,今人臣多立其私智以法为非者,是邪以智,过法立智。如是者禁,主之道也。”(《韩非子·饰邪》)不宁唯是,宋代的陈亮、叶适和清朝的戴震、章学诚等一大批思想家,亦纷纷附议首肯之,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迤逦不断的实务主义思潮。
  值得注意的是,当中华世界的“心性命理”和“实学事功”这两种学说同时漂洋过海并驻足日本后,曾引起过日本官、学各界的高度重视,以至于江户时代中后期,这两种对立的学说还被日本人放置到解剖台上,或条分缕析,或入室操戈,在日本学界上演了一场不为中国所知的学术论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场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思想缠斗及实学派的胜出,还为日本的早期近代化,奠定了本土的思想基础。①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韩东育
责任者
李翱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王守仁
相关人物
韩愈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阎若璩
相关人物
戴震
相关人物
章学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