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182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1
页码: 797

内容

中国思想中的“心”,在西方人眼里是一个奇怪的概念。他们词典中的heart(拉丁语作cor),原是人的生理器官——“心脏”,而能与中国人思考意义上的“心”构成对应关系的,大概也只是意思单调的thinking。这多少接近于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也形似王守仁的延伸说明:“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①,“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②。谙熟东西方学术的梁漱溟,应该更了解中国之“心”与西方相关指代的本质性差异:“心非一物也,固不可以形求。所谓人心,离开人的语嘿动静,一切生活,则无以见之矣。是故讲到人心必于人生求之”;“古语云:‘直心是道。’求真恶伪者,即人心之直也。伪者欺伪,伪则不直,故恶之。求真,非他,只不自欺耳。求真恶伪是随着人心对外活动之同时自觉中,天然有的一种力量。”③梁氏所谓“天然有的一种力量”中,明显刻录着“我固有之”的中华传统烙印。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韩东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