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青原区” 相关
共 2669 条 93 / 178
1381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至1957年春,经过建社、扩社和并社,境内各地先后建起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38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后,各地先后兴办了国营农场、林场、垦殖场、农科所、林科所、畜科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
138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详细介绍了青原区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主要包括青原区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产量等方面的内容。
138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22863公顷,总产12.8万吨,占全区农作物总面积的75.9%。水稻是粮食作物的主体,2010年水稻播种面积21746公顷,总产12.6万吨,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72.2%,产量占98.62%;其次是大豆,种植面积占1...
138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种类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三项,其中以油菜为主。
1386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蔬菜栽培历史悠久。1958年公社化后,集体按农业人口人均0.1亩的标准分给农户自留地种菜,但因生产面积小,均以自食为主。
1387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80年代前,区境内有桃、梨、广柑、蜜橘、李、枣、柚、石榴、枇杷、柿、板栗、葡萄等品种。这些果树虽然广泛分布,但都是房前屋后零星种植。
1388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的地方特色经济作物主要有瓜类、茶叶、茶油、中药材、食用鲜竹笋等。
1389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绿肥是区内重要肥源之一,无论是农田、荒山、坡地、水面均可种植。
1390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无农药和施药器械,每遇虫害,只用人工捕捉或烟火驱虫,仅有少数用烟草、辣蓼等植物煎制土农药防治。
1391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详细记录了青原区养殖业发展情况,包括青原区的主要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养殖规模、产量等方面的内容。
139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传统养猪法为先吊架子(长骨架),后催肥(长肉),以农家圈养熟喂为主,即用青饲料煮潲水加米糠饲养。
139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改革开放后,人们打破了“养牛为耕田”的传统观念,开始饲养肉牛和乳牛。
139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家禽养殖以鸡、鸭为主,传统的农村养鸡多为分户饲养,农家在住房屋角或后院搭建鸡笼,令鸡夜晚歇宿。
139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青原区其他畜禽的养殖,包括猫、狗、兔、羊和马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