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绿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44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绿肥
分类号: S142
页数: 2
页码: 555-556
摘要: 绿肥是区内重要肥源之一,无论是农田、荒山、坡地、水面均可种植。
关键词: 绿肥肥料 绿肥肥源

内容

绿肥是区内重要肥源之一,无论是农田、荒山、坡地、水面均可种植。绿肥不但具有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性质和增加覆盖,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且绝大多数绿肥作物是畜禽的优质青饲料和蜜源植物,可促进畜牧业和养蜂业的发展。绿肥主要在东固、富田、新圩、值夏、富滩等乡镇零星种植,2010年面积达670公顷。
  绿肥的种类
  冬季绿肥指秋季或初冬播种,翌年春季或初夏利用,整个生长期有一半以上是在冬季。适宜区内栽种的冬季绿肥种类主要有紫云英(红花)、肥田萝十、油菜、蚕豌豆、地燕麦、黄花苜蓿、黑麦草等。紫云英是主要品种。
  夏季绿肥指春季或夏季播种,到夏末秋初利用,整个生长期有一半以上在夏季。夏季绿肥适宜种植在红壤坡地或玉米、甘蔗等宽行作物行间和果、桑、茶园以及田头地角。适宜区内种植的夏季绿肥种类有田菁、大叶猪屎豆和绿豆等。
  水生绿肥指利用冬水田或沟渠、库塘等水面培养提供肥料的水生植物。主要种类有红萍、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等。这些绿肥产量高,成本低。
  多年生绿肥指栽种利用年限一年以上的绿肥.又称长期绿肥。它们常种在荒地、坡地、沟边、路边等空隙地上,如胡枝子、紫穗槐,黄荆、葛藤和板蓝根等。
  主要绿肥栽培技术
  紫云英为豆科黄罠属越年草本植物,又名红花草。忌渍怕旱,喜温湿,爱群集,宜种于湿润田块。15℃~20℃适宜种子发芽,低于5℃或高于30℃时,发芽困难。紫云英可以单作或与油菜、肥田萝十混种(俗称“三花”混播,红花亩播2公斤子,油菜亩播50克子,肥田萝十亩播200克子)。播前要进行选种:用10%左右的盐水选;擦种:种子放在轧米机内轧二遍(已用机器脱粒的可不擦种);浸种:用清水将擦过后的种子浸泡8~12小时,或用2%的硫酸鞍溶液浸泡12小时(50公斤溶液浸50公斤种子),或用10公斤腐熟人尿倒入50公斤清水浸种一夜;拌种:每亩用10公斤钮酸鞍拌种,或用根瘤菌拌种,尤其是新区必须接种紫云英根瘤菌。一般在9月下旬播种,湿润出苗,出苗后间歇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潮湿,晚稻收割后,要开好围、腰、厢三沟,达到雨后不渍水,能排能灌,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初霜来临前练苗7天以上。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作基肥,配施少量氮肥作春发肥。注意防治蜗虫、潜叶蝇、蓟马、秆柱蝇以及白粉病、菌核病等。种子有75%-85%变黄色或黑色时,在露水未干时收割,然后脱粒、晒干、保存。
  肥田萝十9月至11月上旬,耕耙整地再作畦,带肥下种,翌春枯株结角期,截断匀撒、泯田。种子收获后供下年播种用。一般推广“三花”混播方式(即与油菜、红花草混播)增产效果好。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