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金塔” 相关
共 87 条 5 / 6
61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节日文化在“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采取城乡互动、大型活动与小型活动相结合、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方式,开展文化下乡、社火汇演、焰火晚会、花灯联展、歌咏比赛、文艺联欢、专场演出等大型文体活动。
6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边墙和暗门是明代长城的两个结构称谓,本段介绍了这两种结构的大意。
6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解放前后,西北地区盐务机构的迁沿变革。
6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金塔两县毗邻。酒泉历居上游,金塔世居下游,两县之间历年来因水浇田而常常起纠纷,以至于发展到持械相争,各不相让,有时大打出手,流血伤残,斗殴兴讼,累月连年,直到民国年间国民政府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将解决金塔用水一事呈报中央,当时的水利部...
6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师范学校的前身,为明代的儒学,清代的贡院,民国的师范学校。作者以亲身经历从六个方面记述了在酒泉师范的几件事,包括:旧社会的“老师范”;尊儒祭孔活动;教师待遇菲薄,生活艰辛;寒窗生涯苦难熬;“舍饭场”上的战斗;旧貌换新颜。
6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民国年间酒泉师范学校学生的艰苦生活。
6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1936年至1939年前后,在新疆天山南北的哈萨克民族,不断流入甘肃境内,酒泉地方军政当局为增进哈萨克民族与汉民的联系,在1943年6月举行了一场赛马大会。本文讲述这次赛马大会的起因、经过。
6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地下党负责人刁德顺同志的个人传略与事迹。
6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刁德顺被组织派往酒泉进行情报工作的经历。
7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汉代酒泉郡九县位置新考,包括禄福、表氏、 乐涫、天䧇、玉门、会水、池头、绥弥、乾齐。
7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会水县地理概况
7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酒泉邮电事业的发展简况
7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金塔、酒泉两县人民修建的鸳鸯池水库,已经四十六年了。当年呕心沥血主持修建水库的原素欣主任兼总工程师虽已作古,但其献身精神和光辉业绩,仍历历在目。
7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在西北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进军声中,老八路时思明同志随同解放大军来到酒泉,做为第一批军转地干部,先后在金塔、酒泉、张掖等地工作多年,直至离休现仍居住酒泉。在四十多年的历程中,他和金塔、酒泉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赢得了广大人民...
7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师范从创办起,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以进步思想教育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由於学校面积狭小,教室少,每年只收一个班,不能满足全区青年求学之渴望。1943年起每年招收两个班,次年改为三年学制。1931年后由於军阀混战,压制进步思想,在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