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赵世英” 相关
共 11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记述了从夏至1989年在酒泉发生的各种大事件。
2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记述了中华民国时期发生在酒泉的各种大事件。
3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中等教育分为:普通中等教育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4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中等是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5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县内有中等师范学校2所,到1949年酒 泉解放时,共培养师范毕业生1368名。
6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教育界名人的事迹。
7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教育界名人李鸿文、崔崇桂、杨进崇等事迹。
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在三万四千多人口的酒泉城内仅有酒泉师范、国立肃州师范、国立河西中学三所中等学校,俗称“酒泉三校”。在酒泉教育史上享有声誉。
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师范是甘肃省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其前身为1467年(明成化三年)肃州都御史徐廷璋创建的“肃州儒学”。介绍了酒泉师范的发展历程,包括明清时期的“儒学”、“举院”;民国初期的讲习科;简易师范科的艰辛历程;建置完备的师范学校;解放后的发展状况...
1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17年(民国六年)甘肃议员赵世英经多方奔走,极力争取,于1918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酒泉举院改建为“甘肃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此为酒泉新学堂之开端。1929年改为“甘肃省立第四师范”。1936年又改为“甘肃省立酒泉师范学校”,1949年...
1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师范从创办起,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以进步思想教育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由於学校面积狭小,教室少,每年只收一个班,不能满足全区青年求学之渴望。1943年起每年招收两个班,次年改为三年学制。1931年后由於军阀混战,压制进步思想,在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