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9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9
页码: 897-905
摘要: 内容包括:中等是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中等教育

内容

第二节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一、中等师范教育
  民国6年(1917),甘肃省政府拨款筹资于民国7年(1918)在酒泉书院 处创办甘肃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民国31年(1942),将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 校改为国立肃州师范学校,至此酒泉县内有中等师范学校2所,到1949年酒 泉解放时,共培养师范毕业生1368名。
  1950年酒泉师范、肃州师范、河西中学合并为酒泉中学,内设师范部,办 中师2班、初师1班,共有学生128名。1953年酒泉师范学校恢复。1959年, 把1958年办的酒泉大学班、县幼儿园并入酒泉师范。1982年,酒泉县教师进 修学校成立,重点培训在职公办、民办小学教师.修业期满,承认中专学历。 1989年,酒泉师范学校和市教师进修学校共有学生847名,教职工144名,内 有专任教师67名。
  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 位于东文化街47号。其前身为明成化三年 (1467)都御史徐廷璋创办的酒泉儒学。民国6年(1917)留学日本明治大学 的金塔县人赵世英经多方周折,积极筹备,由甘肃省政府批准,于民国7年 将举院改名为甘肃省第九师范学校,同年3月18日正式招生开学,首届招生53名。民国27年(1936)更名为甘肃省立酒泉师范。1949年酒泉师范、肃 州师范、河西中学合并为酒泉中学,附设中师班。
  1953年恢复酒泉师范,从1918至1993年6月共有54届、9698名学生 毕业。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酒泉师范学校在开展文化课学习的同 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育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 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酒泉师范学校把最重要的是端正办学思想,最 关键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紧迫的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最 根本的是稳步改革、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 体思路。坚持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提出了 “敬业、严 谨、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逐步提高了教学 质量和管理水平。1995年,学校占地面积达4001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10053平方米。有教学楼、办公楼、职工住宅楼、学生宿舍楼和礼堂等大型建 筑8幢,并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美展室、练琴 房等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3. 6万册,阅览室备有报刊百余种。在校学生873 名,分设中师、幼师、民教3个专业21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21名,其中专 兼职教师84名,其中有高级讲师13名,讲师25名。
   师范教育情况统计表 单位:所、名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当年毕 教职工 备 注 学生数 业生数 总数 专任教师 1918 年 1 53 53 1919 年 1 41 41 1920 年 1 41 41 1921 年 1 48 1922 年 1 48 48 1923 年 1 44 1924 年 1 44 1925 年 1 79 续表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学生数 当年毕 业生数 教职工 备 注 总数 专任教师 1926 年 1 79 1927 年 1 113 79 1928 年 1 97 29 1929 年 1 84 34 1930 年 1 100 1931 年 1 100 50 1932 年 1 115 1933 年 1 116 50 1934 年 1 94 1935 年 1 94 30 1936 年 1 78 25 1937 年 1 85 1938 年 1 140 29 1939 年 1 183 44 1940 年 1 200 66 1941 年 1 216 70 23 6 1942 年 2 262 72 1943 年 2 305 46 1944 年 2 320 33 1945 年 2 465 60 1946 年 2 47 1947 年 2 680 147 1948 年 2 677 125 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学生数 当年毕 业生数 教职工 备 注 总数 专任教师 1949 年 2 318 135 47 30 1950 年 112 1951 年 72 1952 年 278 1953 年 1 26 15 1954 年 1 223 81 26 17 1955 年 1 201 92 26 17 1956 年 1 449 113 29 22 1957 年 1 495 158 36 25 1958 年 1 408 178 33 21 1959 年 1 404 254 34 22 1960 年 1 499 193 42 26 1961 年 1 548 87 31 19 1962 年 1 265 88 32 19 1963 年 1 196 144 30 17 1964 年 1 110 57 30 17 1965 年 1 356 180 35 19 1966 年 1 417 131 34 22 1967 年 1 286 117 42 28 1968 年 1 169 169 49 28 1969 年 1 44 26 1970 年 1 514 314 48 27 1971 年 1 239 239 47 27 续表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学生数 当年毕 业生数 教职工 备 注 总数 专任教师 1972 年 1 298 103 59 29 1973 年 1 248 92 53 29 1974 年 1 404 178 60 30 1975 年 1 454 178 69 37 1976 年 1 391 250 70 39 1977 年 1 304 230 77 39 1978 年 1 430 164 85 34 1979 年 1 542 203 80 43 1980 年 1 621 228 82 45 1981 年 1 751 230 97 50 1982 年 2 836 156 119 64 1983 年 2 1049 160 134 70 1984 年 2 1022 312 134 72 在校生中有代培生157名1985 年 2 1006 275 155 71 在校生中有代培生57名1986 年 2 960 279 160 78 1987 年 2 936 316 154 68 1988 年 2 242 131 57 1989 年 2 767 311 144 67 二、中等专业教育1958年,酒泉县建立工校、卫校,1959年增设林校,1960年增设财校。
  1961年以上四校全部撤销。
  1975年,建立酒泉地区业余体校以后,从1985年开始又掀起了兴办中等专业教育的高潮,先后兴办了酒泉地区财税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农业学校、工业学校、卫生学校等。1989年,共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172名,教职工282名,其中专任教师140名。
  酒泉地区农校 位于城北约3公里处,在1968年建立的酒泉地区“五七”干校基础上,于1986年7月确定一校挂双牌,即:酒泉地区农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酒泉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简称酒泉地区农校,系县级事业单位。从1985年开始正式招生,设有果树、蔬菜、农业气象等三个专业,学制为三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
  各专业共设文化课6门,果树蔬菜专业课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与肥料;农业气象专业课为:果树、蔬菜遗传育种、果树培养、蔬菜培养、果树病虫害防治、果品贮藏加工、蔬菜贮藏加工、农业经济与管理。
  在办好正规中专的同时,学校还举办短期农业技术干部培训班,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发展商品生产培育了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9年,全校有教职工5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3人,在校学生151名。学校占地面积2. 2万平方米,有实验基地,农场用地共40亩;教学楼1幢,校舍总建筑面积3890平方米;有土化实验仪器6000多台件,图书馆藏书4000余册。从1979到1989年底,共举办全区农、林、牧、工、商等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47期,参训人员达2166人。
  酒泉地区财税中等专业学校 地处酒泉西北郊、讨赖河北岸。1981年筹建,1982年为酒泉地区财贸学校,1985年7月定名为酒泉地区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县级事业单位,属地区财政处。学校占地4万余平方米,教学楼等校舍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1989年底有教职工40名,专任教师36名,其中大专学历以上的26名,在校学生284名,分设9个教学班,设有财税、商业财会、粮食财会、财务会计等4个专业。各专业根据现代经济管理体制开设课程;商业会计开设的基础课有语言、数学、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课有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专业课有商业会计、商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财务、商业经济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六门。
  酒泉地区工业学校 位于酒火公路5公里处,与糖厂为邻。1984年7月筹建,1985年7月经省教育厅、省计委批准为酒泉地区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11月转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1987年秋季开始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同时兼办职工中专,承办短期培训、轮训班。1989年,有教职工63名,其中专任教师36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在校学生217名。有教学楼1幢4025平方米,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各1个,有实验台20个,经纬仪、水准仪、嘎玛仪、激光测像仪等教学仪器价值14万多元,有大小机动车4辆。1984至1986年间,省财政厅、行署、各厂矿为学校筹措资金109. 6万元,为学校基建、购置教学设备、增加图书资料和体育器材提供了条件。
  酒泉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建于1975年,原址位于人民广场内东侧,名为酒泉地区业余体育学校,1982年更名为酒泉地区体育中学,1985年又改称酒泉地区体育运动学校,属县级事业单位,校委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训练处3个科室。1989年有教职工50名,其中教练员16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5名,在校学生150名;有3000平方米教学、办公综合楼一座,1100平方米的室内训练房1处,32靶位射击场1处,有地、市合用的近2. 5万平方米的训练场地,各种体育训练器材达300多台(件)。1988年在城北部另辟新校址,到1989年底已完成400米跑道及田径场及其配套设施,并建成150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一幢,其它工程也已初具规模。酒泉地区体育运动学校主要为省体育运动队培养后备人才,为本地区培养小学体育教师和其他中级体育人才。招收15岁以下具有初中二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修业4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纳入统一分配计划。1975至1981年,共培养业余体育少年班5班、150名,1982至1984年培养学生161名,其中有128名为本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有32名选为省体训队运动员。
  酒泉地区卫生学校 位于城东北郊约2公里处(泉湖乡泉湖村8组)。原为1958年建成的酒泉地区职业病医院(又称地区疗养院),1983年行署决定在其院内设酒泉地区卫生人员训练班,时有专职教师1名,行政管理人员2名。1985年4月,成立酒泉地区卫生学校,属县级事业单位,由地区卫生处、教委双重领导。1985至1984年,共举办医护、药剂人员培训班7期,参训人员327人。 1985年7月招收三年制医士班1个班,学员47名,均为在职职工,1986年开设护士班,共有学员60名,1987年开始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共招收学生57名。1989年,全校有教职工47名,其中专任教师16名,具有大专学历9名,在校学生273名,分设6个教学班,当年毕业学生77名。三、职业教育1958年,先后在各农村人民公社创办农业中学35所,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相继停办,到1962年仅剩银达农业中学。1980年10月,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下发后,酒泉县根据外地经验,于1983年决定将酒泉县第三中学、上坝中学、东洞初级中学分别改为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1986年,市政府成立职业教育办公室,主管职业教育。同时,市劳动局在雄关路北大桥畔建立职前培训学校,市教育局又在泉湖中学、西峰中学、市二中开设了职业高中班。到1989年底,市内职业中学达到5所,教职工203名,在校学生649名。
  酒泉市银达职业中学 位于城东北郊银达乡境内,距城约8公里。创建于1958年5月,名为酒泉县银达农业中学,其后校名多次变更,到1987年定名为酒泉市银达职业中学。
  建校初,从各乡、社选送的100名学员中选留44名分为农学、园艺两班开展教学,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勤俭建校,艰苦创业,到1959年后,逐步实现经济自给,工人口粮工资由学校供给,学生免收学费、伙食费、医药费和书本费。办学中,遵照中央“关于有步骤地实行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制度”的办学方针,坚持学习和劳动并举,采用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方式,课程设置按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的决定,另开设《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及植物的生理》、《种草种树常识》、《家禽家畜饲养》等课目。“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专业课教师调动频繁,专业课无法开设,农业中学实为普通中学。1982年以后,专业教师逐步充实,课程设置科学系统。1958至1984年的26年中,共培养拖拉机手、畜牧兽医、财会、水利、农技人员449名,高中生510名,初中生722名。到1989年底,全校有教职工35名,其中专任教师22名,在校学生558名,有农业实验基地82亩,渔池75亩,图书2400册,以及价值3万多元的实验器材。
  酒泉市职业中学 其前身为酒泉县第三中学,1983年改建后,被列为甘肃省20所重点职业中学之一。校址位于小西街,占地面积2. 81万平方米,1983年有教职工76名,在校学生941名(其中高中财会、电工两个职业班学生82名)。
  1985年,又增加了文档、服装、建筑、幼师等专业,教职工增加到92名,另从外单位聘请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教师15名,充实教学工作,在校学生达到1031名。
  专业班学制为3年,课程设置除开设普通高中文化基础课以外,各专业均根据其特点增设专业课。
  1989年,全校有职工101名,其中专职教师60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3名;在校学生1044名,其中高中12个教学班、10个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228名,初中毕业生121名,考入大专6名。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廷璋
相关人物
赵世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甘肃省政府
相关机构
酒泉书院
相关机构
中央政治学校
相关机构
肃州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河西中学
相关机构
酒泉中学
相关机构
酒泉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教师进修学校
相关机构
日本明治大学
相关机构
酒泉师范
相关机构
酒泉地区农校
相关机构
省教育厅
相关机构
省计委
相关机构
省财政厅
相关机构
银达农业中学
相关机构
国家劳动总局
相关机构
酒泉县第三中学
相关机构
上坝中学
相关机构
东洞初级中学
相关机构
市政府
相关机构
市劳动局
相关机构
市教育局
相关机构
西峰中学
相关机构
酒泉市职业中学
相关机构
教育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东文化街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泉湖乡
相关地名
泉湖村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小西街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小西街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人民广场
相关作品
雄关路北大桥
相关作品
酒火公路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讨赖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