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474条
基础文献
5条
析出资源
1302条
图表
71条
事件
5条
地名
3条
专题
80条
作品
3条
实物
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酒泉市志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民国酒泉县志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检索条件
与 “肃州” 相关
共 1474 条
45
/
99
661
戈壁拓荒牛陈绍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陈绍周建议用无人机穿越蘑菇云完成取样任务,他构想的双机穿云取样方案赢得了基地技术决策机关大多数专家的认同,立项实施。基地进入八十年代后,试验站站长陈绍周将我军退役的某型战机改装成高空高速无人靶机。他工作更是不舍昼夜。就是这样一个拼命三郎,被...
662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何必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何必合1951年入伍,驾驶战鹰翱翔蓝天30年,试射各种型号导弹近百发,曾两次驾机穿越罗卜泊上空的“蘑菇云”。全自动靶机试飞成功了。从这一天起,我国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高空高速靶机。
663
中国靶机之父赵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赵煦参与了我国第一代无人机“长空一号”的研制工作。成功改装大机动无人靶机“靶五——乙”。研制成功我国首架超音速无人机。
664
敢和死神握手的人丁建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91年5月,飞行试验团领受了国产某新型空空导弹的首次批检任务。为了保证试射成功,身为团长的丁建思勇敢的担当起这项重任。三次试射就出现一次断加力,两次空中停车的险情。一连几天,他和科研人员根据轨迹判读、分析,最终一套周密的导弹试射操纵方案...
665
戈壁的男子汉齐宝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在飞行试验团的试飞员中,有一个来自冰城、被称为“戈壁男子汉"的试飞员叫齐宝成。他于1973年从航校毕业来到弱水河畔,20多年中试射各型导弹120多枚,经历了上百次生与死的考验。据团史记载,仅在空中试射导弹发生的17次不离梁、早炸险情中,齐宝...
666
超越低空的骄子赵建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89年试飞团团长赵维国试飞课目:超低空校飞。遇到龙卷风,机、地联系中断。他相信仪表的指示,完成校飞任务返场着陆。这次校飞,为我国超低空无人靶机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667
“木偶”飞行家一一崇恩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崇恩才,当年朝鲜战场令敌闻风丧胆的志愿军空军“神炮中队”的“铁杆僚机”,1951年入伍的老战士。在他的飞行生涯中,曾10多次遇险,飞到虚岁51,是中国空军小飞机飞得时间最长的人。他4次荣获二等功。从战斗部队到飞行团后,在西线核试验中穿过“蘑...
668
功勋试飞员——赵俊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在基地飞行试验团里,曾有一位闻名中国空军的“功勋试飞员”、“打弹大王”。他就是飞行试验团第五任团长、基地前副参谋长赵俊成。在30年的飞行生涯中,先后驾驶过16个机型。有着传奇般的色彩和非凡的经历。
669
感受马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讲述国防科工委第21基地鲜为人知的事。
670
张司令一句话使基地由敦煌改却南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58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原子靶场和原子武器贮存仓库,张志善将军领受了勘察靶场的重任,勘察大队驻扎在离敦煌县城西北80公里的珍珠泉。被任命为基地第一任司令员的张蕴钮将军来到敦煌,同大家分析了拟定场区的地形、地质、道路、水源状况以及爆点与...
671
罗布泊西岸的爆心与博斯腾湖北的马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59年3月,大地尚未解冻,测量队和水文地质勘察队进入罗布泊地区,对未来的试验场区进行综合考察,以确定爆心和指挥中心的位置。经勘察,罗布泊湖盆西岸的地形、地貌、土质诸条件十分理想。基地生活福利区定在马兰。
672
第一个擞动核电钮的功臣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18点左右,马兰街头出现一位坐着轮椅,身着灰色中山装、下肢瘫痪的老人,年纪七十多岁,他就是当年擞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电钮的人。50年前,老人是位潇洒英俊的营教导员,被组织审查选准。人人见到他,都致以标准的军礼,问一声“...
673
扭曲的铁塔是一尊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在核爆中心一堆横七竖八的铁塔残骸匍匐在沙滩上,几根铁管从中突然弓起,像一幅远古的恐龙骨架。在废墟的正前方,竖着一尊花岗岩石碑。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碑应是这段扭曲的铁塔。
674
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两颗太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64年10月16日15时,孔雀河畔出现了强烈的闪光,地面上升腾起一个巨大的火球,形成了壮丽的“蘑菇云”。1967年6月6日8时20分,正当新疆日出之时,大自然出现了一个壮丽的奇观:东方地平线上同时升起两颗太阳。从原子弹首爆到氢弹首爆,中...
675
大漠上的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一条墨绿色的公路通向核试验场区,公路旁不时有岔道,而岔道的尽头有几间小屋,凡有小 屋的地方就是一个点。大漠上有无数个这样的点。基地警卫防化团的士兵大多分布在这些点 上。辛格尔哨所就是这些点中最东端的一个。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