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铁塔是一尊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657
颗粒名称: 扭曲的铁塔是一尊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碑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56-50
摘要: 在核爆中心一堆横七竖八的铁塔残骸匍匐在沙滩上,几根铁管从中突然弓起,像一幅远古的恐龙骨架。在废墟的正前方,竖着一尊花岗岩石碑。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碑应是这段扭曲的铁塔。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扭曲的铁塔是一尊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碑
  1998年10月23日,司令部批准机关退伍老兵的请求——去罗布泊参观。多年的夙愿终于变为现实,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一条墨绿色的公路蜿蜒伸向大漠深处。
  这条路我不知驾车走过多少趟,平时心里只想着“顺利完成任务”,从未认真领略过路边的景色。这一次,不知怎么了,总想多瞅几眼。
  军车如一叶扁舟在简易公路上颠簸,喧嚣的马兰城已成为遥远的背景,空旷原野的沉寂若远古的洪荒。也许只有那不怎么平坦的路面上依稀可辨的轮迹,能印证这里曾有过生命的涌动和辉煌…… 我们追寻那段辉煌的历史走向罗布泊。
  自1985年我国宣布停止大气层核试验后,这片荒漠便无声无息,恢复了千古的寂静与神秘,只有散落在漠野上的一座座现代化废墟成为罗布泊永久的记忆。
  中午时分,车过辛格尔哨所。透过车窗向东南望去,只见天际一道银光,仿佛是一条飘忽的玉带,那是我熟悉的孔雀河,一条泛着白碱的干河。直觉告诉我,罗布泊快到了。
  罗布泊,古称“盐泽”、“蒲昌海”。楼兰王国曾建立在这片土地上。那时的楼兰古国正处在东西方交通的枢纽地带,驮着丝绸、茶叶、陶器的东方驼队和带着珠宝、.玉器、核桃、葡萄、王瓜的西方马队都要在这里憩息。公元4世纪后,这颗丝绸古道上的明珠便无声无息的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碧波荡漾的罗布泊也日趋萎缩,以至于彻底干涸;龟裂的湖盆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1959年春,第一批拓荒者就在这里安营扎塞,为新生的共和国铸造核盾牌。随着1964年东方的巨响,沉寂千年的罗布泊又闪耀出夺目的辉煌。
  “零点”是军事禁区,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地方。车沿着孔雀河古道驶向“零点”,一排排锈蚀的坦克、大炮,影影绰绰的显入眼帘;不远处一架歼击机折断了翅膀,像一只候鸟孤零零地栖息在漠野上。蓦地,前面出现了一段气势雄伟的铁桥,那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仿照黄河铁桥建造的。由于它坚固,原子弹爆炸时对它毫无损伤。而另外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桥,却伤痕累累,裂缝纵横。再看那沉重的火车头,被推出铁轨十几米。距“黄河铁桥”百米处,有一坍塌的废墟,走近一看,是一座地铁入口处,这是按北京前门地铁站图纸建造的效应物。离爆心越来越近,这里再也找不到稍微完整的工事或武备。房屋成了支离破碎的一堆砖瓦;坦克、大炮成了一堆废铁;铁丝网被汽化在沙地上成了焦黑的线条。至于那几十种作为效应物的大小动物在这里无任何痕迹,据说当时就烧成焦团团。爆心到了,眼前出现了奇迹,一堆横七竖八的铁塔残骸,匍匐在沙滩上,几根铁管从中突然弓起,像一幅远古的恐龙骨架。面对此景仿佛面对着古战场上烽燧、箭矢,使人感到悲壮和苍凉。听说百米铁塔重达几十吨,就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的一瞬间,上半部完全气化,随风而逝,下半截瘫软在这块焦土上。在废墟的正前方,竖着一尊花岗岩石碑。没有基座,下半截埋在沙里,露出地面的只有1米多。石碑正面刻着: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六日立这是首爆总指挥张爱萍将军的手迹。碑的背面镌刻着他的亲笔诗《春雷颂》。
  这块碑放在这个大背景下,与祖国各地众多的纪念碑相比,它是那么简陋,那么矮小,似乎与核爆的壮举极不和谐。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碑应是这段扭曲的铁塔。随着它的倒地,我国外交部长在洋人面前说话底气也足了,世界五分天下的格局也随之而形成。这段扭曲的铁塔,是那段辉煌岁月的见证,也是对世界未来与和平的昭示,当它倒毙在西部大漠上的时候,整个世界已经感受到了中国的份量。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爱萍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春雷颂
相关作品
黄河铁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