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拓荒牛陈绍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645
颗粒名称: 戈壁拓荒牛陈绍周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21-24
摘要: 陈绍周建议用无人机穿越蘑菇云完成取样任务,他构想的双机穿云取样方案赢得了基地技术决策机关大多数专家的认同,立项实施。基地进入八十年代后,试验站站长陈绍周将我军退役的某型战机改装成高空高速无人靶机。他工作更是不舍昼夜。就是这样一个拼命三郎,被人们誉为“戈壁拓荒牛”。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戈壁拓荒牛——陈绍周1963年7月前,我国原子弹实试项目“蘑菇云”取样定为:人工地面取样、炮兵打伞弹中层取样和飞机穿云高层取样。飞机取样升限要求至少在7000-8000米,而我国当时的运输机只有苏制“伊尔12”和“伊尔14”,带上取样器后升限只有5000米。为了满足飞机升限要求,三机部研制的“651”发动机装上了飞机,携带取样器试验飞行在这儿取得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空爆成功。55分钟后,郭洪礼、李传森机组从吐鲁番机场起飞在7000米的高度进入蘑菇云下层小块烟云,先后穿越三次才完成取样任务。英雄的壮举传到导弹城,刚刚所制成功我国第一架无人靶机“长空一号”的人们沉默了。当时美、苏两国,这个脚色已由无人机承担了。哈军工毕业的年轻人陈绍周向领导建议:不能再让飞行员兄弟冒险了,这个角色应由无人机担当。可他自己没料到,迈开第一步后,竟是十几个春秋的艰难跋涉,在那些熬人的日子里,草图、数据充斥了他的全部生活空间。
  随着又一次核爆临近,陈绍周在机场上跑得更勤了。他不厌其烦地观察“长空一号”无人机滑跑、起飞、爬高、转弯.不久,无人机穿云取样成功,但取样结果令人沮丧,单机取样当量不足,还得有人机穿云补取。陈绍周沉默了。他伏案于单身宿舍,等于自我禁闭。
  几个月后,一个由他构想的双机穿云取样方案送到了基地技术决策机关。
  方案论证会上,技术权威济济一堂,对他的地面遥控双机方案设疑质询。陈绍周胸有成竹,综引博论,释疑解惑,赢得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同。很快,他的方案被立项实施。
  1978年10月14日,罗卜泊地区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又一朵蘑菇云在这里膨胀、升腾。只见两架“长空一号”高速逼近,轻盈地一扎,旋即跃出,成功了!据有关部门检测,遥控双机采样当量完全符合要求。无人机取样成功,终于结束了我国飞行员驾机穿云取样的历史。
  基地进入八十年代后,进口的苏制全自动靶机已经用完。为了试验某新型导弹,急需一种近似实战飞机的无人靶机。当时,国家准备花外汇从国外购进,陈绍周和他的同伴们给上级机关立下军令状:将我军退役的某型战机改装成高空高速无人靶机。
  时间紧,任务重,试验站站长陈绍周和大家商量决定取消星期天、停止休假。抗酷暑,耐严寒,拼命苦战。无人机进入改装定型阶段,他工作更是不舍昼夜。妻子带着女儿来队探亲,等了一个星期也不见他的影子。他就是这样一个拼命三郎,被人们誉为“戈壁拓荒牛”。
  1983年6月15日,历尽了艰辛的“靶五——甲”试验起飞了,当它在快要离地而起的瞬间,因起落架收起信号早发两秒而爆炸,滚液浓烟呼啸而起,像睛天霹雳打到了陈绍周和他的同伴心上。
  他没有气馁,查明原因,协力攻关。
  1984年6月6日,一架红色的高空高逮无人驾驶机“靶五——乙”随着“开车”、“起飞”的口令,腾空而起、跃升、转弯、加速……成功了! “这项歼击机改装技术,将适用于国内所有的亚音速飞机改装。这等于我国建立了一座超大型无人驾驶飞机的制造厂”。老专家如是说。
  1994年,长期从事无人机研制的领导和负责技术的高级工程师陈绍周在科研出差途中发病辞世。
  陈绍周律精竭虑几十年,领导和参与的两代无人机均受国家科技成果奖项,在他全力攀登第三代无人机研制高峰的时候,英年早逝。
  他虽去了,但他的精神、风范将光照后人。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绍周
相关人物
郭洪礼
相关人物
李传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