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田晓” 相关
共 1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酒泉共进行过1次重点调查,1次专题调查,4次全面文物普查工作。
2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7月,博物馆的田晓、董秀荣、冯明义对以往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普查。
3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7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甘肃省文化厅召开文物普查工作研讨会,省文物处副处长王勤苔负责河西片,省考古所马建华为酒泉文物普查总指导,分片开展文物普查。
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后记
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 类型: 版权页
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版权页
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市博物馆是全市唯一的一家文物工作机构。其任务为:(1)收藏文物标本,研究并展出、宣传古代文明;(2)文物的管理检查;普查与维修保护;(3)文物考古与抢救。二十年来酒泉市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为保护抢救酒泉文物,宣传酒泉古代文化付出了艰辛的...
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市博物馆成立后,在1958年、1972年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又进行过三次文物普查。
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记述建国以来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文物重点调查,于1956年3月22日开始。第一次文物普查1958年9至10月间进行的,这是全省分县开展的首次普查。第二次文物普查1972年。第三次文物普查1981年。第四次文物普查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
1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重新核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省文物处通知各县自行普(检)查一次文物。同年7至10月间,由博物馆冯明义、田晓、董秀荣3人进行普(检)查。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内,除检查了原有文物点外,又新发现了下河清三坝窑洞、大...
1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第四次文物普查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使用人力最多、后期资料整理制作也最完备的一次全国性的大普查,历时两年之久。1990年5月,省文化厅在省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全省文物普查与文物精品展览》。
1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1992年9月间,先后对西沟村饲养场址内塌陷 多年的两座古墓进行了清理,是两座模印彩绘画像砖墓。 至此,酒泉境内已有3座十六国墓、3座唐墓, 使先秦、两汉、魏晋到隋唐的历史文物衔接了起来。 与此同时,又在高闸沟砖厂清理了被推土机推 残的晋代...
1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封底
1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酒泉市博物馆整理翻印(重修肃州新志)始末,包括:整理翻印《重修肃州新志》的起因;确定整理方案;排版规格要求;排版中遇到的问题;编印详细目录;编写“后记”;封面设计和装订;存在的问题等。
1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83年,各条战线的领导和专业人员为作计划、绘蓝图,求阅方志者甚多。然酒泉县仅有民国时期的手抄本一部,且不敢外借,只限在馆内摘录,工作十分不便。为满足各方急需,有利于建设事业的发展,1983年夏,开始整理《肃州志》的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